《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16卷第2期出刊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編輯部

  本期經過審查委員初審、出版論文品質促進小組會議討論以及編輯會議的複審後,共收錄五篇通過嚴格審查的論文。

  首篇論文為國立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湯家偉副教授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王俐淳合著之《臺灣師資培育公費制度(乙案)之利害關係人取向政策評估》。本文探討我國師資公費生培育的管道(甲、乙、丙三種方案)中,由於乙案制度的作業流程較複雜且涉及對象最廣,執行過程容易產生衝突與爭議。作者以Dunn提出的六項政策評估標準為基礎,採文獻分析及深度訪談61位利害關係人的方式,分析乙案公費生在制度執行的現況及所面臨的問題。

  第二篇論文為國立成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楊琬琳助理教授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生鍾宜君合著之《批判教育學視角下實習教師的實習困境與因應策略》。該文以批判教育學為研究理論架構,並透過質性研究以了解實習教師的實習情境脈絡、實習困境、因應策略及這三者間的相互關係。研究對象為六位一般公立大學中等師資培育機構畢業之實習老師,透過半結構式訪談、省思札記、教學資料的蒐集後進行深入的跨個案分析。

  第三篇論文為本院教科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詹美華所著之《高中歷史教科書爭議議題教學的挑戰:教師的課程覺知與教學詮釋》。該研究以9個高中歷史教科書爭議議題,採半結構方式深度訪談13位高中歷史教師,探討教師眼中什麼是歷史爭議議題?引起爭議的可能原因?議題的爭議焦點有哪些?教師的教學態度和立場是什麼?採用什麼教學方法及對成效的評估為何?以供各界進一步參考。

  第四篇論文為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國際商務系黃仲楷副教授等人所著之《教師運用動態幾何軟體之研究:以科技接受、成長需求與教學優使性為探究因素》。本文為英文稿,主要探討臺灣中學數學科教師使用動態幾何軟體的影響因素,針對科技接受程度與教學優使性進行評量,除了科技相關的因素外,將教師的成長需求納入研究架構中;提供數學教學實務者參考,針對強化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功能進行建議,亦對教師專業成長需求進行相關探討。

  呼應現今教育發展趨勢與動態,本期「研究趨勢評論」係由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院院長丁一顧及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江姮姬助理教授共同撰寫《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徵研究之分析與展望》。本文針對116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徵研究之發現進行分析,並提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未來實徵研究的十大展望,分別是「賡續探究學生學習,落實社群目的之關注」、「分析領導作為功能,發展運作支持之模式」、「探析數位社群運作,引導多元型態之發展」、「探討社群轉型發展,理解深化與改變歷程」、「調查社群之永續性,瞭解規劃評估與成效」、「擴展不同研究對象,整全理解社群之實施」、「持續探究社群困境,分析真正衍生之因素」、「混合適當研究方法,落實三角驗證之效益」、「善用多變量之分析,驗證比較結果之異同」、「進行長期縱貫研究」等,值得各界進一步探討與思考。

  本期所有文章皆收錄在「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TERIC),歡迎讀者上網點閱(期刊名與卷期:《教育發展與研究期刊》第16卷第2期)。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