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國際學生的影響該如何因應?

教育制度與政策研究中心 | 陳昀萱 副研究員

壹、前言

  我國防疫成效舉世矚目,目前也已開放部分國際學生重返國內校園,雖然真正返回我國校園的國際學生人數仍少,但疫情發展至今一年,各種跡象已指向長期抗戰疫情的必要。雖然所有的學生都受疫情影響,國際學生可能是其中較敏感甚至脆弱的族群之一(Lesley, 2020)。即便幾個主要國際留學生國家紛紛對國際學生開啟國門、更新調整國際學生入境的相關配套,但在各國國門反覆開關之際,也對國際學生造成諸多不同層面的問題,這些看似新的問題,從本質來看其實是現有問題的惡化。

  本文希望藉由彙整各駐外教育組與世界大學新聞報的資料,深入理解幾個新冠疫情對於國際學生所造成的挑戰,藉以參照理解來臺留學的國際學生可能遭逢到的挑戰,畢竟高等教育國際化作為提升大學生存與高教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無法也不應該因為疫情發展而暫停,而適切理解國際學生可能面對的困難、據以提供合宜的輔導與幫助,才有可能在這波疫情危機中、化臺灣高教發展的危機為契機。

貳、國際學生所面臨的挑戰

  以下首先分析彙整新冠疫情對於國際學生所面臨的四大挑戰。

一、被迫臨時變更調整各種規劃

  疫情爆發之際,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是大量無法踏上國外校園的國際學生,以美國的情況來說,外籍大學生的註冊率下跌近14%,而研究生下跌約8%。但是還有一批國際學生在疫情發生前即已註冊入學並留在求學地,以美國為例,此類留在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估計占總數的九成,其中不乏許多想回到母國的國際學生,但因為國際邊境紛紛關閉,緊急返國的班機一位難求,而且機票高如天價;就算順利回到母國,也因為時差,許多學生必須在半夜參與線上課程、造成學習成效打折,也有學生擔心一旦出境,就可能回不來(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2020a)。

  因為各種因素必須留在求學地的國際學生,也面臨不少生活上的挑戰,因為多數大學都必須淨空或關閉部分校園、要求學生離開宿舍,致使許多無家可歸的國際學生緊急爭先恐後尋找校外住處。不久前,滯美的國際學生甚至被告知若是參與線上課程,就無法留在或進入美國。雖然經過多次訴訟和倡議,這些頻繁變動的政策很快被撤銷。但以上這些種種不確定因素,可能會使國際學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焦慮(Beckstein, 2020)

二、滯留在留學國的財務挑戰

  另一項較少被注意到的問題,是許多國際學生的財務狀況出現困難,由於被迫臨時自己到外面租屋、或留滯在國外過寒暑假,導致許多額外支出,原本規劃用以支應學費或生活開銷的工作機會,也因疫情關係大為減少。全球經濟大環境同步衰退,也讓許多國際學生家長可能因失業、生意萎縮或停擺、特別是許多來自開發中國家的學生所面臨的情況更為嚴重。但各國政府所提供的疫情緊急紓困金,支應對象未必包含國際學生,進而導致國際學生必須因此中斷學業(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2020a;Beckstein, 2020)。

三、惡化的孤立感與不安全感

  維持社交距離有助減緩病毒傳播,不過對許多國際學生來說,他們遠離家人與母國文化,社交聯繫原本就不太穩固、容易感到孤立,這些因為防疫措施所必續增加的社交距離,讓他們的孤立感與不安全感更是雪上加霜。以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為例,由於多數課程已移至線上進行,約只有兩千名學生留在校園內,其中兩成是國際學生。他們除了必須和家人分隔兩地,不確定什麼時候才能回家,Covid-19疫情也迫使他們必須與同在美國的同學保持距離(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2020a)。

  若是必須尋求心理協助,比起他們的留學國同儕,國際學生更不容易尋求諮商協助,尤其許多文化視心理健康為禁忌話題,讓參與心理治療成為軟弱的象徵。即便國際學生願意尋求協助,也未必瞭解從何著手,他們對於留學地的醫療保健制度可能並不熟悉,而需要額外的協助,這種陌生也會帶來焦慮,焦慮又進一步導致逃避、嚴重者甚至引發自殺(Beckstein, 2020; Lesley, 2020)。

四、遭受種族歧視

  在歐美求學的亞洲學生多少都經歷過種族歧視,有些雖然只是隱約的歧視。但因為Covid-19第一例病例出現於中國武漢,反亞洲的情緒也在世界各地蔓延,使得來自亞洲的國際學生還可能面臨更嚴重的種族歧視。以美國為例,在美國的國際學生中,約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人數最多的前三名也都來自亞洲國家,從疫情開始至今,Stop Asian American Pacific Islander Hate發現全美已發生超過2,500起歧視亞裔事件,Twitter等線上論壇的反華言論也激增。因為擔心成為歧視攻擊的代罪羔羊,許多學生不敢離家或獨自外出(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2020a)。

參、回應策略

  針對以上四項主要問題,以下彙整各國政府與大學所發展的因應策略,部分策略雖然還在試辦階段,但仍可作為我國相關單位思考相關議題的參考方向。

一、政府與學校合作發展幫助國際學生的措施

  留學國政府與學校針對國際學生相關政策與配套,必須經過充分審慎考量、仔細釐清問題,再次定位當前對於高教國際化政策的目標,才能讓國際學生持續前往留學國,並在當地穩定求學,以德國和加拿大的簽證政策為例。

  德國大學校長會議(簡稱HRK)為了能讓國際大學生確實能夠在2020、2021年冬季學期進入德國就學,積極討論有意願讓赴德求學的國際學生盡速獲得簽證的各種可能性,相較2020年初緊急限制入境規定,HRK在本年7月討論放寬國際學生簽證規定。HRK主席Dr. Peter-André Alt教授在8月宣示:「只要是各相關科系提出部分到校的規定,則國際學生們可以基於學習目的獲得在冬季學期之前回到德國的機會。」他指出HRK的原則:「雖然部分可以線上教學的學科是不須入境就讀的。然而,在海外讀大學更能夠在教室以外、透過個人接觸進行交流。只要在到場上課情況下,能夠確保健康保護措施時,就應該確保國際學生們擁有無限制管道以獲得相關簽證。」在實際作為上,HRK協同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徵詢各大學有關學生到校上課證明及其必要性的意見,之後也提供各相關部會一項適用國際學生暨研究人員的入境憑證範本。藉此,德國各大學的國際學生們能夠獲得入境簽證而在德國正式入學;目前已身處德國的國際學生們也不會因就讀純粹數位教學而被要求出境(駐德國代表處教育組,2020)。

  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局(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最近也宣布,國際學生將從10月20日起可以進入加拿大。加拿大相關單位過去幾個月就加拿大國際教育定位和政策廣泛討論,探討了國際學生申請數量、邊境開放、研究生工作和學生安全等問題,加國國內中央與地方各級公共衛生相關政府部門都針對疫情制定了因應計畫,儘管各地措施不盡相同,但各大學校院持續與各級制政府合作,一方面讓不同的檢疫要求符合共同基本模式,各大學也各自制定準備計畫,希望讓國際學生可以在到達加拿大時,可以同時滿足聯邦檢疫要求,順利回到位於各省的大學。一旦各大學各自擬定的計畫獲得核准,就會被加進IRCC的動態更新的名單中。由於10月20日才發布此訊息,因此並不是所有的機構和準備計畫就已經準備好,但加拿大當局希望它是一個逐漸發展的清單,隨著整體疫情變化發展而持續更新(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2020b)。

二、由學校評估提供各種適當的課程、檢疫隔離、與心理協助

  對一般國際學生來說,身處異國原本就難較發展深入的人際關係,因此建立社群歸屬感原本就相當重要,而在Covid-19蔓延之際,政府或學校提供相關的心理諮商服務更是重要。例如:阿拉巴馬州的特洛伊大學(Troy University)為國際學生定期舉辦「身心健康」活動,與健身中心協辦可以維持社交距離的戶外體育課,透過對國際學生伸出援手,協助他們度過難關,希望校方的善意可以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前來就讀(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2020a)。

  澳洲與紐西蘭兩個國際留學生的大國,也在最近開始試辦由自願大學負擔部分學生14天隔離檢疫費用的策略,減輕國際學生的負擔,鼓勵滯留在國外的國際學生重返紐、澳的校園。例如:澳洲政府在六月中宣布將推出試點計畫(Trial Program),計畫指出將由首都特區(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CT)與南澳(South Australia)兩地開始試辦開放國際學生返回澳洲大學校園之地,特別針對來自感染率較低國家的學生,縮短隔離檢疫時間,而國際學生入境檢疫隔離所衍生的費用,將由所就讀的大學負擔(Business Insider Australia, 2020)。紐西蘭技教育部(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ew Zealand, 2020)也在10月宣布:將針對少數已註冊國際博士生試辦返回校園計畫,申請獲得同意的國際博士生雖然必須依照規定強制隔離,但部分學校(如奧克蘭大學)則願意分攤每位學生隔離費用的百分之五十,大約1,550紐幣(折合新臺幣約30,189元)的費用(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2020)。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也表示,該校在疫情期間也相當關心國際學生的處境,並提供各種支援,譬如學生入境後14天的自我隔離,多倫多大學提供免費住宿、三餐,定期體檢及其他協助(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2020c)。

  此外,由於傳染病大流行可能會對國際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大學提供線上諮詢服務有其必要性。大多數校園已經把諮詢服務,改成線上、電子郵件、電話、視訊免費諮詢,來應對這一挑戰。雖然線上諮詢並不是沒有其問題,由於證照制度差異,許多國家可能不允許跨國心理諮商師提供服務給其他國家的人,因而造成返國的國際學生無法獲得就讀大學所提供的治療服務。但是,專家還是建議大學在可能的範圍之下,由諮詢中心運用線上諮詢,針對國際學生提供特別支持社群,解決國際學生共同面臨的特定挑戰,也幫助消除他們參與心理諮詢服務可能會受到的污名(Beckstein, 2020)。

三、鼓勵國際學生自身積極主動尋求協助

  專家也建議國際學生自己主動積極強化在家庭與校園的社會支持系統,調適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無論是接受他人的支持、或主動幫助他人,都對自己有幫助。如果所處的情境變得難以負荷,就應該積極向校園諮詢中心或其他專業單位尋求協助,希望國際學生在親人與所就讀大學的支持下,持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Beckstein, 2020)。


參考文獻

駐德國代表處教育組(2020)。在新冠狀病毒危機下德國大學的國際化教育部電子報,936

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2020a)。滯留美國的國際學生需要校方伸出援手教育部電子報,945

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2020b)。儘管加拿大計劃重新開放邊界 但國際學生的問題仍然存在教育部電子報,945

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2020c)。國際學生不滿加國大專院校提高學雜費教育部電子報,936

Beckstein, A. (2020). How a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ping with the Covid-19 pandemic?. Retrieved from,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Business Insider Australia (202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ll be flown into Australia as part of a trial program to resurrect the university sector.

Lesley, A (2020). Rising studen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need urgent action. Retrieved from,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ew Zealand (2020). Border exceptions for international PhD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2020). Border exceptions for international PhD students.


附加檔案
  1. PDF檔案 新冠疫情對國際學生的影響該如何因應?.pdf

新冠疫情 國際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