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文化界面上開墾原民知性?

How to Reclaiming Aboriginal Intellectuality at the Cultural Interface?

教科書研究中心 | 吳百興

  基於《原住民族教育法》及「轉型正義」的核心價值,教育部與原住民委員會研擬「原住民族教育議題融入課程教學之精進與實踐計畫」,引導學校師生認識與尊重原住民族。本院教科書研究中心於2023年8月8日邀請臺東縣萬安國民小學鄭漢文校長,希冀透過鄭校長於部落文化長年的耕耘經驗,為本院發展相關議題教材與課程帶來嶄新的觀點。

  鄭校長從地理邊陲衍伸至文化邊陲,突顯原住民族長期受到文化霸權的壓迫,以及產生的「教育債權」及「文化不連續」的真實觀察。隨後,鄭校長引用了他在深耕部落學校所收集的各個原住民族群故事、諺語、傳說以及神話,透過這些資料,他詳細闡述原住民族的世界觀/宇宙觀,強調其獨特性,即「存在先於本質,使思維聽從感覺」,相對於西方科學的「本質先於存在,使感覺聽從思維」的世界觀/宇宙觀,這種對待事物的方式截然不同。他進一步闡述,這種世界觀/宇宙觀有助於我們理解原住民族的文化,並深化我們對他們經歷與價值的理解。他強調這種觀點的重要性,因為這不僅有助於教師更好地理解學生的經歷與文化,也能夠在教學中更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能夠建立起更緊密的師生關係,讓學習更加深入有意義!

  「通過分享故事,教師和孩子『創造新的聯繫潛力,將他們連接在一起,在一個新的故事裡』。」

  最後,漢文校長提出教科書本體論在發展原住民族課程與教材的七項挑戰與難題:一、刻板印象 (stereotype) :偏見歧視、忽視差異;二、消失不見 (invisibility) :比例過低,含糊帶過;三、刻意選擇 (deliberate) :編者背景、顧客需求;四、零碎孤立 (fragmentation) :貢獻模式、附加模式。五、表面工夫 (cosmetic bias) :需要深描、難以深究;六、違背事實 (unreality) :社會真實、族群困境;七、赤字思維 (deficiency) :內生增長、歸咎受害,並提出「文化相關教學 (Culturally Releavant Pedagogy) 」,強調除了「課程修正」與「對文化差異的欣賞」之外,亦應著重於「文化認同發展」以及「社會正義學習/行動」,為當前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及全民原教提供一個新的思維。


文化回應教學 全民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