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發展是進步的還是斷裂?——探究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社會教科書公民內涵的課程發展

| 朱美珍

【教科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朱美珍】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初衷是權力鬆綁、課程統整、去知識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基本能力。然這次課程改革在教科書全面開放後,希望能研發出更適性而多元的教材供師生使用,但市場相互競爭的經濟效應下,卻複雜化了整個教科書的發展。本研究以K版本國中社會的公民教材為例,期能從理解統編本過渡到審定本的教科書發展與演變歷程,對12年國教國中社會教科書之編審提供省思。

  本研究主要採深度訪談及文本分析,邀請5位曾參與K版國中社會教科書中公民教材編輯之編者和主編,輔以分析依據4次課綱編修而成國中社會的公民教材,計有2000年暫綱初版、2003年課綱初版、增訂「基本內容」後的2005年課綱初版,及2008年課綱再版等4個版本。同時,為增進研究的信實性,研究者亦蒐集相關專書、期刊論文、歷次社會領綱、教師手冊等文獻資料,與訪談內容、教科書文本進行交叉比對,相互佐證。

  回顧這段 K版國中社會教科書的公民教材從課程統整走回分科編寫,爾後教材設計日趨貼近教師教學需求的發展歷程,對即將展開12年國教教科書研發確實有值得省思之處:

一、教科書是市場經濟效應結合教師偏好的產物

  K版國中社會教科書的公民教材發展所關切的不僅是Apple所問「誰的知識最有價值」的課題,更是Popkewitz關注「知識如何成為可能」的提問。因為公民教材從一開始依據2000年暫綱以課程統整模式編寫教材,編輯1年後即改回以「社會科學」課程架構的分科編輯模式,就是遭遇學校排課與教學困難及不符現場老師的教學慣性所致。而2005年社會課綱修訂公布「基本內容」後,公民教材編撰更貼近教師教學需求,善用下標列點、圖表輔襯方式呈現文本,讓老師能有系統地陳述學科知識概念,作業活動則回應方便老師批改、學生熟悉基測考試的需求,大幅降低批判省思、實踐力行的開放題型,多以選擇、問答、填充等封閉式題型來設計。如此,教科書在市場自由競逐下,因經濟效應連鎖反應到課綱修訂、學校排課、教師教學、升學考試等,形成一組知識/權力共生關係,且「教師偏好」是這套知識/權力結構關係的核心配置;教科書便在市場經濟效應結合教師偏好孕育下的產物。

  但或許歷次課程改革都「錯愛」了教科書,以為編輯「好」一本落實新課綱理念的教科書,就可以改變教師教學、引導考試,但從本研究發現恰好翻轉此種假設,老師偏好可以影響教科書編審走向。由此喚醒我們理解教師對課綱理念的覺知與反思,才是課程改革的真正核心,尤其當前推行12年國教改革,如何使教師能敏覺於課改理念及對自身專業的增能,可能是這次新課程實施更須嚴肅以對的課題。

二、徘迴於社會適應、學科結構、教師中心的課程觀,使課程改革理念與教科書研編之間產生斷裂

  教科書開放審定後,原本期待知識多元、客觀,可讓學生有更大思考空間,提升批判、反思能力,但事實不然,課程發展並非如進步主義者所認為都是進步、線性發展的,也有可能斷裂、不連續。

  K版的國中公民教材編撰在市場經濟效應下,游走於規訓教化與事實描述之間,選材定調不談負面教材,不觸及爭議性或政治敏感性議題,多傳遞正向價值觀,以「能遵守社會現代社會生活規範的好公民」為目標,促進社會化,可見,教科書課程觀點並沒有因為政治、社會開放而鬆綁,反而受到經濟、教育的制約,以強化社會和諧穩定的社會適應論為課程主軸,仍延續1994年課程以來國中公民教科書的課程觀點。

  但公民教材自以課程統整寫法破局後,其課程組織、內容選材又重回社會科學知識體系,重視學科知識的系統性。且教材編撰立場、教學設計又迎合市場偏好,回應現場老師的需求,以方便教學、掌握考試為主,使得教科書編撰趨近學科結構、教師中心的課程觀點,又與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強調避免以分數衡量學生學習成就,去除教學績效的束縛,應以學習者為中心,培養基本能力的課程理想產生斷裂。

  此值得我們省思的是——如何確保教科書編輯能真正落實課綱理念與精神,除了靠審定機制來檢視外,當然「課綱規範的明確性」必然對教科書研編者的解讀與詮釋,有所助益。當前推行12年國教課綱以核心素養為課程主軸,雖然課綱公布後,國教院已陸續提供相關課綱實施手冊、發展教材原型、案例等,供教學參考,未來或可考慮將這些課程文件進一步法制化,成為課綱文件的一部分,供為教科書編輯及教師教學的法定依循。

 

資料來源

朱美珍(2019)。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社會教科書公民內涵之課程發展教科書研究,12(2),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