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歷史教材議題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討會側記(四)

| 吳宣豫、詹美華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專案助理 吳宣豫、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詹美華】

【圖/教科書發展中心 王才銘】

  本期電子報將持續第106期報導內容,摘述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藍適齊助理教授針對「戰爭的敘寫與解釋」場次所發表3篇論文進行的回應與討論。

猶太大屠殺議題的討論─歐洲脈絡?東亞脈絡?臺灣角度的思維是什麼?

  關 於猶太大屠殺,藍教授首先拋出批判的觀點帶領大家思考:這個課題應該被定位成世界史?比較史?還是一個戰爭史?又或是將之視為一個臺灣史?由於歐洲中世紀 以來持續存在的反猶太主義,大屠殺泰半被視為「人權教育」的普世教材,放置在歐洲脈絡下理解確實有其意義;然而對於進入東亞脈絡,我們也許更應該思考:為 什麼我們會複製國際猶太大屠殺紀念聯盟(International Holocaust Remembrance Alliance, IHRA)的標準來討論猶太大屠殺?國際猶太大屠殺紀念聯盟所談的正義與人道關懷是否存在特定的政治考量?臺灣有沒有自己的史觀,可用來思考大屠殺這個議題?編撰教科書的時候,我們是否有屬於臺灣的理解來傳遞給下一代?這也許是歷史教育需要關切的面向。

要不要丟原子彈的討論─可仿德日戰爭罪責的討論,進行長期脈絡、美日雙方爭議觀點的史料爬梳與辯證

  從 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責任歸屬,藍教授進一步延伸至德日雙方對於戰爭罪責的態度。回應許全義老師的論文,他指出德國與日本的戰爭經驗及戰後經驗截然不同,終致 兩方對戰事的理解迥異。德國本土作為戰場,德國人曾親眼看到戰爭發生,日本人除了曾於沖繩作戰外,唯一的戰場就是長崎跟廣島,其餘幾乎皆在海外;德國曾在 德勒斯登(Dresden)受到地毯式的轟炸,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但其影響程度與日本受原子彈爆炸還是有所不同;而戰後德國被盟軍佔領瓜分,日本則被敵(美)軍佔領。綜上理由,日本對戰爭反映出來的態度跟德國的態度不同,其實肇因於諸多結構性差異。

  若欲聚焦於雙方對罪責的檢討,更應由史料角度爬梳完整的長期脈絡。日本於戰後50年代至60年代教科書編寫深受左派意識興起,實則不乏戰爭罪行的探討,直到80年 代右派史觀反撲,認為以往過於「自我詆毀」,加之政治目的操作,遂有今日通盤否認之情狀。德國官方表現的自省與規範,較諸民間自雙德統一後反映出的排外情 緒、力量甚至是新納粹主義,其實亦存有不容忽視的矛盾,只是日本的矛盾相較之下更為顯著。回到要不要丟原子彈的問題,建議許全義老師利用更多在1945年(投擲前)與1995Enola Gay(執行投彈的飛機)特展爭議的相關史料批判與辯證,將討論觀點由日本延伸至美國、層次拉高至丟原子彈的爭議、正當性及對和平之影響等面向,相信將為學生帶來更深度的思考。

要不要去臺灣的討論─挖掘影響抉擇的變數,讓教材內容變得更開放,刺激學生思考的發展

  針 對政府遷臺的議題,藍教授特別讚揚汪栢年老師去迷思化的研究思維,不將政府到臺灣視為必然的選擇與結果,藉此更能刺激學生思考的發展。論文中已探究當時人 們去臺灣的理由,什麼樣類別的人做出這樣的選擇,以及遷徙造成對臺灣戰後發展的關鍵影響。不過,若進一步從中國近代史的脈絡下思考,「為何大多數人選擇留 下?」這個問題可協助我們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背景與發展,將視野延伸至彼岸,甚至國際,更能內觀當時政府在臺灣能夠穩定發展的歷史因素。而學生從歷 史事件中習得的素養,乃為發掘當時影響去留抉擇的變數,並且思索不同選擇間的可能性,這種歷史教育訓練方式無疑把課程內容變得更開放,對教師而言,或許是 可嘗試的方向。

教導學生學會從歷史經驗反思和平的可貴

  上 述三篇論文發表及藍教授精闢的分析,引起現場與會人士熱烈回應。政大歷史系楊瑞松副教授認為「要不要去臺灣?」一文若進一步扣緊臺灣主體性發展的討論,將 有更宏觀的思考面向。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張隆志副研究員則好奇教學現場學生對戰爭議題的看法與師生互動的經驗。對此,許全義老師直言學生對戰爭的關注流於 表面,例如在探討戰爭的倫理性時,學生易受戰事結果或殘酷血腥戰爭手段的吸引,反而對於深入談論和平之啟發產生一定程度的障礙。

  歷史教育能否成功延伸至和平教育,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從歷史經驗反思和平之可貴性。如同藍教授於會中提及美國作家Susan Sontag的名著《旁觀他者的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我們必須了解及觀看別人的傷痛,不僅是認知到自己理性良知的有限性,更是反思自己身處在什麼樣的位置。而李涵鈺助理研究員亦指出,進行猶太大屠殺的戰爭研究,目的並非要比較和強調傷亡苦痛的程度,而是需要將這些歷史議題拉高層次,提供次元分析(second order analysis)的思考給學生,培養高度批判性。一如本研討會的主題,於戰爭教材中敘寫和平訴求雖然衝突,卻讓我們更能領悟和平之可貴,以及歷史教育的責無旁貸。

  對本計畫研究成果關注者,可參考網站http://tpestudygroup.naer.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