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展演中不得不面對的真相」-臺北大學李俊儀教授專題演講

| 陳欣妤

 【文、圖/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 陳欣妤】

  本院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於106年724日這天,邀請到了臺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的李俊儀副教授兼中心主任,來到國家教育研究院,於傳習苑101講廳,帶來精彩的演講──「教學展演中不得不面對的真相」。李俊儀老師專長為數學教育及教學訊息設計,長期以來研究最適合學生的教學設計方法,結合大腦各項認知理論與教學經驗,歸納出教學訊息設計理論,發現了教與學之間的祕密。聽講者除了國教院各單位同仁,更吸引了高中職及國中小學第一現場的老師、大學教授及其團隊,從各地慕名前來聽講,講廳內座無虛席。

  教學展演中不得不面對的真相是什麼呢?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之間,又隱藏了什麼複雜的關係?李老師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從小立志當老師的他,經過多年努力成為了國中數學教師,然而到了教學現場卻發現,縱使十分認真備課,甚至自己製作軟體,學生仍告訴他:「老師,你講的數學,我統統聽不懂!」,造成他很大的衝擊,原來自己的講授和學生的吸收之間,有這麼大的落差,於是進而開始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市面上許多專家發展出各種教學理論,經過李老師的研究,加上自身經驗,整合出了今日分享的武功秘笈:教學訊息設計。

  秘笈所說的是,要達成成功的教學,使學生有效的吸收知識,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學生的大腦機制,包括注意力的分配、動態畫面與靜態畫面對學生的吸引力、視覺與聽覺的訊息是否會互相干擾,以及說明短期與長期記憶是如何運作的認知負荷理論等等。

  再來即是教學訊息設計的技巧,原來教學訊息是需要被「設計」的!正如前述,人類的大腦有多種接收與傳遞訊息的機制,如果能夠掌握這些機制,我們就更能有效的將訊息傳遞。設計教學訊息的主要原則為「明確」、「關聯」、「結構」與「脈絡」。明確與關聯是指教學內容的選取應恰當、組織應清楚明瞭,知識片段間具有關聯性,且能與學生過去的經驗連結更佳。結構與脈絡則是指教學時的條理,由於大腦擁有藉由部分訊息自動解釋的強大功能,教學脈絡變得十分重要,結構化的知識搭配情境帶入,一旦學生的大腦中,建立了清楚完整的知識結構,一點即通、舉一反三並非難事。可見教學訊息是否妥當設計,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是極大的!

  今日李俊儀老師分享了許多教學心法與技巧,將他多年來累積的功夫傳授予我們。但是,如同台上老師講授與學生吸收知識之間有著落差,這種種的理論、心法、秘訣,如何回到教室裡,真正的運用在課堂上,是我們必須努力的。然而藉由這次的演講,李老師完美的示範了一場成功的教學展演:完整的內容脈絡、精簡又有結構的簡報設計、幽默生動的講演風格與舞台魅力,讓台下的聽眾們傾耳注目,讚嘆連連。感謝李俊儀老師一直以來再精進教學上的用心,以及無私的分享。期待聽講的各位老師們有朝一日都能將武功祕笈練成,並應用自如,讓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