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教師行動區 縮短城鄉師資落差

| 吳清山 院長

【文 / 吳清山 院長】【圖 / 院長室秘書 王令宜】

英國於1967年在卜勞頓報告書(The Plowden Report)中首度提到「教育優先區」(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s)一詞,開啟優先改善經濟弱勢地區教育資源的先河,獲得世界各國肯定;二十年後,為提升弱勢地區學生的成就水準,於1998年開始推動「教育行動區」(Education Action Zones),再度展現對弱勢地區、學校和學生的重視。

臺灣面積不大,但受到地理區位、交通便利和經濟發展等因素,城鄉居民水準和教育品質仍有相當大落差,有賴透過積極性施政和教育作為,才能慢慢縮短城鄉落差的現象。

城鄉教育落差,包括教育資源落差、師資素質落差、家長參與落差、學生學習成就落差等各方面。政府從民國86年起透過「教育優先區」計畫,設法加以改善,對偏鄉學校設施改善也看到一些效果;但就師資素質和學生學習成就而言,城鄉之間仍有其落差存在,尤其每年的國中基測結果公布,不僅看到成績出現雙峰現象,而且城鄉成績落差更是相當明顯。

學生成績落差的原因甚多,學校社區環境、家庭社經背景、學生文化刺激等因素都包括在內,其中教師素質良窳亦是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本上,偏鄉地區教師之流動率較高、教師無法依專長排課、藝能科、英語科和自然與生活科技科師資不足等,深深影響到學生學習,這種現象若從國小開始一直影響到國中,對學生學習極為不利。學生學習從國小就輸在起跑點,將來到了國中怎能迎頭趕上呢?因此,全面改善偏鄉國中小師資,乃屬縮短城鄉教育落差的關鍵因素。

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他人,「有好的老師,才能教出好的學生」,讓偏鄉地區都有優質的好老師,提升學生學習成就,才會有較大的可能性。因此,未來不妨思考英國「教育優先區」和「教育行動區」的理念,研訂「教師行動區」(Teacher Action Areas)計畫,積極投入經費並結合民間力量及資源,有效改善偏鄉地區學校和低效能學校。

由於各國並未推動「教師行動區」計畫,倘若我國能夠有效研議,不僅象徵對弱勢的照顧和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的努力,而且亦可展現我國師資培育之革新與創新。

教師行動區的指標,可以就教師流動率、代理代課教師比率、未依專長排課教師比率、藝能科教師不足比率、英語科教師不足比率、自然與生活科技科教師不足比率、資訊教師不足比率等各項數據作為界定,了解哪些地區或學校需要協助,然後就制度面(例如:公費、留住優秀教師誘因等)和經費面提出改善策略。

縮短城鄉教育落差,師資素質改善應是優先的重要策略,「教師行動區」概念可提供研擬政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