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即生活

策展工作坊(三)策展實作案例分享與展覽專案管理

策略溝通辦公室 | 張雅屏

  一個好的展覽應如何設定主題?應該是大眾關心的議題,讓觀展者看完展覽後思考會改變並有所收穫。教育的策展目的即為揭露:揭露生活、揭露人生,否則只是一堆展板的呈現與擺置,並無意義。本院於111年2月16日舉辦第3場策展工作坊,邀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石文誠主任分享策展實作案例,以及展示組江明珊組長說明展覽專案管理,提供同仁更完整的策展知能。

  課程一開始,石主任點明:「策展即為思考」,人人都可以是策展人,從生活當中尋找靈感並加以實踐,將策展視為一種生活態度,從學校教育、工作簡報到婚禮的呈現,皆可視為一種展覽。此外,展覽應有情緒及力量,我們必須思考,展覽會帶給觀眾什麼樣的情緒與餘韻?以此為方向並構思整個展覽風格;展覽亦是一種編劇,策展的基本思考應有起、承、轉、合,先做鋪陳,再進入主題,並且應與觀展者保持距離,方能產生美感。

  此外,石主任提到當代博物館應包含的元素為:穿越性(回到過去)、揭露性(看見不可見)、異質/奇異性(非日常的特殊體驗)、反抗性(製造反轉與改變),如荷蘭的國家博物館,介紹黃金時代一段與奴隸制密不可分的荷蘭史,在那之後他們不以黃金時代稱呼,並且辦理蓄奴特展,即為一種自我揭露的表徵。另國立歷史博物館亦透過許多展覽分別揭露統治者與原住民的觀點,讓民眾透過展覽瞭解歷史如何與當代對話。

  石主任的策展研究關注於族群關係、移民以及公眾史學,例如:「看見平埔:臺灣平埔族群歷史與文化」特展,主要探討臺灣平埔族群的物質文化,呈現物件所反映的平埔族群生活文化與外來文化接觸、變遷與融合的過程,以及平埔族群如何調適以適應不同的生活文化;而「來自四方:近代臺灣移民的故事」特展,顯示不同歷史時期的移民者,共同顯示著臺灣的移民精神,也呈現各自「移動者的視野」,移民所帶來的多元文化元素,成了推動臺灣社會進步與多元的重要資產。

  策展的重點在於對生活有感,從對現況的不滿出發,進而揭露問題,提出解答。並且,策展應從博物館整體的角度思考,包含: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及行銷推廣,再進一步規劃策展細節,例如:選擇什麼物件作為展品及其理由?此物件引發何種情緒?(情感);何種歷史或記憶使你與此物件產生關聯?(事實、關聯、脈絡);你在此物件擁有的記憶有何意義?此物件有何價值?(個人評價、文化價值)等方向,將使策展更具脈絡且完整。

  研習後半場,江明珊組長請各組發表策展規劃成果,並依據各組設計的內容提供建議,例如「課綱開麥拉」展覽,可從家長及學生的角度出發,搭配吸引觀眾的特點(如詩歌),再結合策展周邊環境,則可使展覽更具說服力及合理性;「一字多音」教育展則可先引用大眾的批評,進而說明多音字是透過何種會議討論及審查後呈現的結果,並加入生活中的現象,以引起觀眾的興趣與注意。

  3場工作坊已圓滿結束,透過一系列的策展工作坊,讓我們對策展不再只是表面的認知,而能更深入瞭解其中的細節與意義,透過周圍社區的結合,並加強跨域人才,期望國教院亦能發展屬於本院特色之教育策展。


策展案例 展覽專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