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百科、維基百科與本院工具書的發展

| 邵婉卿

【文 / 編譯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邵婉卿】【圖 / 編譯發展中心】

百科全書是將人類的各種主要知識,分門別類地釐訂為許多條目,以淺顯通達的文字撰寫,以供查考的一種工具書。一般分為綜合性百科全書(如《大英百科全書》)和主題式百科全書(如本院刻正增修之《教育大辭書》和《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傳統百科全書大多是封閉式的傳統編輯模式;而利用開放式大規模線上協作編輯模式者,以維基百科(Wikipedia)最具典範。傳統模式與開放模式最大的區別並不是紙本式或電子化產出載體的不同,而是指知識產出的方式有了明顯而突破性的發展。

《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是近代世界各國百科全書中連續刊行時間最久、影響較大的一部綜合性百科全書,至今發行的第15版,專業編輯約一百多人,耗資5,600萬美元,前後動員全球知名的來自130多個國家的各科專家學者4,300餘人撰寫,每一主要條目之後,均注明撰述者的姓名,以示負責與權威性,其編輯理念是「高於各學科的水準之上,以認識各學科中全部有關的研究主體」,過去三年中有46%的內容被更新過。雖然某些條目被批評為不準確、有所偏頗,但仍無損《大英百科全書》作為可以信賴的研究工具的地位,仍是提供組織嚴謹、頗具權威和可靠知識的來源之一。

維基百科(Wikipedia)是由全球志願者協作完成的、以網路為基礎的百科全書,主要是藉由大眾的參與,創作一個包含人類所有知識領域的百科全書。Jimmy WalesLarry Sanger曾試圖效法大英百科全書,花錢聘請專家學者撰寫條目,在花掉25萬美元的18個月後,這個免費的網路百科全書只收集到20多個條目,直到他們遇到Ward Cunningham利用Wiki的概念建立的知識庫工具,才誕生了維基百科,而且發展迅速。維基百科於2001115日開始設置,20012月即達到1,000頁,同年9月達到1萬個條目,一年後已建立2萬條條目,平均每月增加1,500條,目前總條數已超過400萬條,全球註冊人數32萬人,經常參與維基百科編輯工作的人員已超過13,000人,已成為最受歡迎的查詢網站,是具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大英百科全書》的好幾倍大。維基百科很快開始國際化,中文維基於20021024日撰寫出第一個條目。維基百科已經形成一種創造和傳播知識的新方法,其與大多數傳統百科全書不同的地方在於:(一)採取集體協作的模式;(二)使用便利的 Wiki 介面與低參與門檻;(三)分散式的運作機制;(四)非營利的營運模式;其缺點除了正確性備受質疑外,最為詬病的是知識領域的涵蓋層面不夠完整和流於世俗化。

本院編譯發展中心正研擬如何突破維基百科和大英百科的缺點,利用維基技術和大英模式既有的優點,使正在編輯中的各類百科工具書,能兼顧權威性與新穎性,並提高使用率與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