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品質與全球網路整備度評比

| 朱麒華

【文 /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副研究員 朱麒華】

在一月十二日的經濟日報及聯合晚報不約而同的報導我國在網路整備度(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世界排名第六的好消息,其實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早在四月份的時候就已公告周知,當時國內各大媒體也刊載此一訊息。而我們比較關心的是「教育」在這項全球重要指標的權重及排名,如何讓教育成為國家競爭力關鍵的助力。

依據世界經濟論壇及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出版的2010-2011全球資訊科技報告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其中關於網路整備度評比指標,主要區分為三個向度:環境(environment)、整備(readiness)及使用(usage);每一個向度又各自細分三個子向度。例如環境可區分成市場、政治法規及基礎建設三種環境因素。每一個子向度依其特性可細分若干不同的變數,總共71個變數。其中與教育密切相關的變數包含「數學及科學教育品質」、「教育系統品質」、「學校網際網路使用」及「高等教育入學率」,另外「管理學院品質」、「大學產學合作研發」及「科學研究機構品質」也是與教育相關的評鑑項目。整理這三年來的全球資訊科技報告關於臺灣整體與這七項教育相關的評鑑項目排名,可以得到以下的變化:


整體來看,三年來臺灣由第13名進步到第11名,再進步到現在的第6名,教育相關的指標排名也逐年進步。在139個受評單位中,這樣的表現足以證明政府與人民在各方面的努力獲得國際組織的認定。

全球資訊科技報告雖然是評量國家資訊科技的競爭力,但細看其內容,教育一直是扮演重要的角色。每年許多國際組織發佈不同的競爭力報名,雖然表面上不是在評量教育的質量,但實質上卻是教育成果的展現。若能從不同的角度衡量教育發展的態樣,不失為教育國際競爭力的另一種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