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國語教科書中的儒家思想與和平教育之啟示

| 蘇琇敏

【文 / 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蘇琇敏】

愛因斯坦說:「改善世界的根本不在於科學知識,而在於人類的傳統和理想。因此,我認為,在發展合乎道德的生活方面,像孔子、佛陀、耶穌和甘地這樣的人對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是科學無法做到的。」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後,國小語文教育方針除了培訓學童國語文能力外,且肩負宏揚中國文化使命。1966年為對抗中共文化大革命,成立中國文化復興委員會,以維護中華文化正統自居,倡導儒家思想,國小國語教科書更成為傳遞中華文化道統主要基礎教育窗口。

觀察1954年至2004年間,統編本國小國語教科書中的國家意識論述主軸內容,可看到在政治符號、愛國主義、民族文化、領土疆域、政治價值、政治領袖、政府人員、國家建設等八大主題中,民族文化主題始終維持一定比率,且在1987年政治解嚴後,國家意識之愛國主義、政治符號等主題下降趨勢中逆勢上升,(詳下圖)顯示「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宏揚中華文化」教育始終是國小國語教科書重要之內涵。


注:1.1952課程初版;2.1962課程初版;3.1968課程初版;4.1975課程初版;5. 1975課程修訂初版;6. 1975課程改編本初版;7.1993課程初版

更確切的說,統編本國語教科書中的中華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主軸,闡述儒家中心思想的禮義廉恥與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四維八德之倫理,期能培育學童成為深具倫常之國民,並以民族道德做為精神武器,激發學童民族大義,對抗毀壞傳統文化的中共政權,愓勵復興民族與愛國情操。在潛移默化過程中,以孔子為首的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成為國人精神文明依歸,其實施成果從世人認為臺灣精神重要指標為深具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與友善、愛好和平之特質,可見一斑。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人體會人類衝突與戰爭帶來的災難與傷害,是難以彌補的,為避免類似戰端與悲劇的再起,發起全球性和平教育運動。根據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學會共生相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是新世紀教育的四大主軸之一,並為一切正式及非正式教育的指標。葉德蘭(2003)認為學會共生相處正是和平教育的重要內涵。共生相處可從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來探討。而儒家思想在天、地、人之間保持調和與秩序,反求諸己的內在道德修為,強調人與自然、社會共存,是人類共同的思想資產,其精神正與和平教育不謀而合,可為和平教育從心教育學生的良方。

因此,探索國小國語教科書中的儒家思想內涵,及將儒家思想融入和平教育之中,超越物質追求而進入更具深度的東西方文明對話,不失為面對現代社會及後現代社會一些流弊,重新找尋新思路的一盞明燈,期待關注國小國語教科書儒家思想與和平教育研究者,能從中建立一新的教育主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