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重構歷史教材工作坊分組座談系列報導—民族與多元文化組座談摘記(III)

| 廖苑君

【文/「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究計畫專任助理 廖苑君】

  繼83期與87期電子報摘記王雅玄教授、莊珮柔老師的與談內容,本篇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陳惠珠老師的與談摘錄。

  陳惠珠老師以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世界史為例,整理幾個版本的教科書如何敘述民族主義、民族國家,再以電影《A級控訴》(Ararat)談教科書未提到的土耳其對亞美尼亞族(Armenian)的屠殺,最後討論歷史教育是否要背負著民族主義教育的責任,以及歷史教育與民族主義教育何種為重。

  高中生的世界史知識有一部分在國中課本及其他知識養成,多數學生根深蒂固地認為英國、法國形成民族國家是始於15世紀,而非19世紀。於是,陳惠珠老師在近代國家、王權國家的課程內容中,援用許多路易十四的圖片讓學生討論路易十四的威嚴是藉由什麼方式來塑造。當時人民尚未產生國家、國家認同的概念,人民崇拜的對象不是國家,應是國王,進而引導學生思考15世紀的法國被稱為民族國家是有疑義的。

  依95暫綱編撰的高中歷史課本中提及民族主義的部分,僅有一版本討論民族主義,其他版本在德意志的段落中提到民族主義,或直接說明德意志、義大利建國過程,這些課本內容雖論及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卻未闡釋民族主義的內涵。多數版本介紹馬志尼等重要人物促進19世紀德國或義大利的統一;但有一版本提到因經濟、社會的發展使柏林人、慕尼黑人等認同自己是德意志人,讓佛羅倫斯人、威尼斯人等認同自己是義大利人,可見德國或義大利的國家統一並非因少數人物促成的,更大原因是來自人民對所處社會文化的認同擴大到對民族的認同。這種在教科書敘寫的差異,可用以討論民族國家的結合與形成是因民族血緣或是人為建構的嗎?義大利或德意志是「統一」建國,或是被塑造的?而教科書的用詞是不是有特殊的作用?「統一」一詞是原本的歷史脈絡嗎?

  另外,電影《A級控訴》中討論土耳其對亞美尼亞族的大屠殺,身為統治者,面臨族群人權的問題,到底要選擇國家利益還是人權?透過歷史教育不應只是傳授教科書知識,期能跳脫民族主義的傳遞,以啟發學生的歷史思維、培養情意為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