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設計與和平教育-2011/8/13和平教育讀書會側記

| 陳姵琁

【文 / 「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對話、研議和發展」研究計畫專任助理 陳姵琁】

研讀篇章:

1.   UNESCO (2007). Thinking and building peace through innovative textbook design.
導讀人:王立心(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中心助理研究員)

2.   Horsley, M. & McCall, J. (2007) (Eds.). Peace, democratizat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textbooks and educational media. IARTEM Conference on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Media. Tonsberg, Norway.
導讀人:桑慧芬(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8/13和平教育讀書會討論的議題是:教科書設計與和平教育,所研讀兩篇文章都是針對和平教育與教科書而召開的學術研討會之會議成果集結。從兩次會議中,可以看出目前和平教育對教科書設計發展的影響,以及未來在教科書中多角度呈現和平教育的可能。

王立心助理研究員報告的《藉由創新的教科書設計來思考與建構和平》,是2007614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巴黎召開會議的成果報告。會議中論文發表的主題包括:教科書與學習、教科書與和平、教科書中的文化面向與刻板印象、教科書與教師、教科書成為塑造和平的工具或是障礙、教科書發展與準備的其他方法、具彈性與意義且符合教學環境與需求的解決方案等。其中關於教科書文本的討論有埃及、賽普勒斯、以色列-巴基斯坦共構歷史教材的經驗等,另外關於多元文化和平的建立與全球化都有很多介紹。「學習和平共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是21世紀教育的核心價值,在這個大前提下設計教學的綱領成為重要的工作,聯合國後續也召開相關的會議繼續討論和平教育的教學綱領設計。

桑慧芬助理教授報告的《教科書與教育媒體中之和平、民主化與和解》是2007年第九屆「國際教科書與教育媒體研究學會」學術研討會的成果報告。研討會論文所探討的議題包括:「民主」教材設計在教學情境下的序列、戰爭議題作為和平論述的對照文本、建構社會科文本的相關議題、讀者反應理論之於教育文本研究的可用性等。教科書文本是特殊的教育媒體,教學的情境、教科書使用者對教科書的反思、乃至於教科書的出版和審查,都包含不同群體間的互動。

全球化視野下的省思,以及7/22發生的挪威恐怖攻擊事件,讓當天讀書會討論許多有關國家認同與多元文化認同的問題。過去的國家認同在現今的全球化衝擊下受到很多挑戰,國家本身就是複雜的東西,包含政治版圖、經濟版圖、文化版圖,當國家的定義跟認同被全球化與多元文化衝擊,會令有些人覺得迷失,轉而擁抱極端民族主義,這也是造成挪威恐怖攻擊的原因之一。極端民族主義與多元文化認同之間應該如何取捨也是令國家甚至個人感到困擾。賽普勒斯處理希臘裔跟土耳其裔認同的作法,是讓雙方見面對談,知道彼此的傷痛,可是誰有資格來處理這個情緒?當情緒宣洩出來,卻沒有得到回饋,可能會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全球化、多元文化認同都是超越國家的認同,必須要以和平的概念為前提,否則也有可能產生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