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語料庫為本的語音學研究

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 | 林佳怡

  本院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持續致力於語文教育相關研究,並擁有目前臺灣最大的華語文語料庫做為研究基礎,過去多著重國內外語言教學研究,而語音語料庫可延伸至更多研究主題。本院於2024年3月13日在臺北院區辦理「以語料庫為本的語音學研究」學術演講,邀請中央研究院王聖富助研究員介紹數項語音研究的主題,以及應用語料庫進行語音研究的方法。

  王助研究員首先介紹語音學研究領域近幾年重要的研究主題與文獻,包括語音的感知與產製,例如語流韻律、性別、華語的捲舌音變化、個人變異等不同方向,接著詳細介紹四項利用語料庫進行的語音研究。

  其中之一是利用具有跨年齡發音的韓語語音語料庫,研究送氣音與音高的關係。送氣音原本與音高無涉,但透過930個句子的語音資料分析,研究者發現越年輕的人,其發音之送氣音與不送氣相較,音高有顯著的變化,長遠來說,音高是否會變成韓語中一項新的變異,值得再觀察。

  另一項研究奠基於人類溝通時的語言模式會傾向與對方靠近之前提,過去的研究顯示這是一種人類的社交需求,在對話中的兩人,多數會自我調整語速、音高等等,讓雙方更為接近。研究者提出一個疑問:老年人會不會因為比較沒有社交需求,而較不會配合對方自我調整呢?透過分析幾個英語的語音語料庫中跨年齡且為對話的語音資料,研究者最後發現,老年人與年輕人相較,反而更傾向於配合對方,尤其是語速的調整最為明顯。

  最後,王助研究員將這些研究主題與方法,利用臺語的語音語料庫來重現這些實驗,看看臺語的表現與其他語言是否類似,過程中也發現臺語的聲調調型與傳統的感知略有差異,與聲波圖實際的顯示並不十分吻合。

  他也強調,各語料庫之規模、年代、建立方法、取材等條件都不同,研究者必須針對自己想要做的研究選擇最適合的語料庫,而對於研究結果,只能解釋為在這些語料庫的條件下得到的結果是如此,至於這個結果有多強的普遍解釋性,則不能過於武斷,若研究者有所疑慮,也可以重製實驗方法,來進行比較研究。


語料庫 語音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