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能量、蓄勢待發

| 陳俊能

102年第134期國民小學校長儲訓班

【文/花蓮縣北埔國民小學教師兼訓育組長 陳俊能】【圖/教育人力發展中心組員 林月鳳】

進入儲訓第二週,首先上場的節目為「拜師典禮」,經過彼此分工合作與腦力激盪下,辦了一場隆重又莊嚴的儀式,也為校長之路立下宏願:一心為教育、三意(創意、誠意、我願意)、四達 (顯達、通達、豁達、使命必達),感覺自己肩膀越來越「沉重」,教育思維,行政視野、能力與素養等都必須提升,未來才能按部就班心不慌、駕輕就熟本菁華。

湯志民教授的「校園建築與規劃」課堂裡,除了理論講解外,並配合實務說明各校規劃之優缺點,很高興俊能以前在西寶國小服務之學校也被湯教授誇獎,當時擔任總務主任的我,很榮幸完成設校一二期工程,工程雖已完工十年,至今仍然是許多遊客和教育團體參觀的學校,成功原因主要是採用「參與式規劃」:在師生家長、學者專家、建築師等共同討論完後,建築師就依據結果做出模型,如此反覆六、七次,讓校園建築與環境兼顧教育原理、融合國家公園環境、孩子之童真想法、節能減碳等概念。

校園規劃成功關鍵如湯教授所言:「找對建築師」。當時建築師為了規劃體制內第一所森林小學,二夫妻親自在學校和學生共同生活一個多月,並願意在每一次規劃討論後做出模型,如果不是有理念和使命感,是無法做出如此犧牲,也難怪被天下雜誌票選為當年度全國最美麗的校園、教育部學校經營創新獎等肯定。

透過郭昭佑教授講解校務發展評鑑理論與實務中,了解評鑑確實無法面面俱到與完全公平,但卻可以善用評鑑機會,重新檢討這個學校所作所為,找出習而不查的問題(健康檢查),也是改進的契機。范信賢主任將「學習社群」的用意與技巧做更深入的解析;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校長須展現領導力,為老師提供理由和機會,使他們能做他們想做卻又不主動做的事情,如讓老師們連結彼此作為孩子的守護星,校園就能匯聚成為美麗的銀河系統,則每位孩子都能閃亮發光。

陳善德經理引經據典、深入淺出的分享人生的智慧,猶如一位大師的開示,啟發我們去反思,到底要怎麼重新來面對這份教育工作?「經師(學問淵博)、人師(關注孩子的內心)以及良師(加入社會關懷的行列)」的差別?陳永隆教授在知識管理中介紹6D思維,讓我體認到身為校長要建立知識地圖,讓「知識」在校園中流動,廣開知識通路來提升知識價值,知識管理也是心靈分享的工程,每天花5%時間整理(integration)知識,因為知識需要思考,思考後更能創新(innovation)知識。

在校務發展計畫中,透過師傅校長分享與經驗傳授,讓我更瞭解如何掌握關鍵與精髓,經由資深校長的功力灌頂,覺得自己的「視野」、「高度」逐漸提升,師傅校長提醒我們:對於學校的事務要逐步推展,由「蓄勢待發」、「水到渠成」到「順水推舟」,充分發揮出組織的力量再配合各項資源挹注,一定可以達到高水準的效能。有幸在此參加校長儲訓班,我會珍惜這份人生的奇遇,創造自己的奇蹟,這樣才不會辜負師傅校長的耳提面命,感謝你們不孜不倦的教導,我會謹記在心。

第二週的課程 除了「精采」以外 大概找不到其他形容詞,每位講師都深入淺出、精闢講解,加上幽默風氣的上課方式,讓我無法分心,除了用錄音筆、電腦記錄學習歷程外,就寢前並反覆思索,「成功是給準備好的人的,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在教育研究院的日子,相信這正是我做好準備的最佳場域與時機,儲備能量、累積智能,”Trust me,I can mak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