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對話」作為開端—看見改變

| 《看見改變─參與式校園環境營造》作者群

【《看見改變─參與式校園環境營造》作者群】

  《看見改變─參與式校園環境營造》一本經由「對話」的集體創作,談的是「參與式環境營造」如何在校園裡發生。對話(Dialogue),是理解彼此的過程。對話的精神在於以「問題」為主,把參與者個人主觀意見先放在一邊,從中學習聆聽與表達,透過提問及互動過程,逐步找到答案,或從中開展出新子題,再深入提問,像是一趟探索的旅程,思緒透過對話越來越清晰,有助找到共通的理念與價值。

  本書以「對話」作為開端,從而衍伸出各種參與式校園環境營造實踐案例的介紹,試著透過不同角色的對話,包含:具教改理念的學者(喻老)、校長(小寶)、年輕建築師(雲雲)、以及一位為了孩子成長而介入,同時具家長及空間專業者身分(劉老)等四個角色,從不同切入點,梳理在教育現場看見的問題,探討校園中「人與人」、「人與空間」的關係,而學校除了提供教室、操場作為學生活動的場所,還可以賦予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校園營造需要「參與的過程」,誰來參與、如何參與;以及不同角色如何在各種機緣或資源支持下,在教育現場的實踐與反思,進而回饋到對於體制的建議。希望透過「對話」的探究以及案例,讓各位讀者理解推動參與式校園環境營造背後思考的脈絡,降低學校參與的門檻,協助學校自我準備。

  臺灣教育發展其實有一個蠻奇妙的歷程,早期的教育肩負心理國防的國家功能,從當時的時空背景到1990年代後歷經一連串變革,特別是1994年民間發起四一O大遊行,被視為臺灣教育改革的起點,一方面,一些關心教育的民間團體或學者,在體制外開展各種創新實驗,像是實驗性學校的成立,如:森林小學、種籽親子實驗小學……等;1998年第一所社區大學設立,爾後在全臺遍地開花,致力於推動終身學習、打造公民社會;另方面,這近30年來,也影響體制內產生不少改變,從小班小校推動、廣設高中大學,到後來師資培育體系變得開放多元;教材開始導入鄉土課程,強調與在地的連結,透過學校本位課程,教師嘗試跨領域協同教學,越趨重視學生思考、探究、統整綜合能力的養成…等等,都有別於傳統的教育模式。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觀念、新嘗試,不過多是援引其他國家的作法,沒有經過完整消化,就形成政策或補助計畫,當資源投入,大家只是一窩蜂地跟進、爭取資源,缺乏反省,亦未因地制宜調整,使得原本立意良善的想法,落實到校園推動時就變了樣。

  我們深深感到從九年一貫到十二年國教,從民間發起教改到政府的呼應,有不少課程改革的機會,但是針對多年大家期待的校園環境作為一個「大教具」,「參與式的環境營造」作為公民教育的民主學習過程,卻少有學校認真對待,通常都將校園的環境改造視為工程項目,更遑論與課程結合的「由工程變課程」和「由課程變工程」。因此,我們期待的讀者包括:校長、主任、老師、學生、家長、設計師、營造工程師和教育行政者,這都是校園的環境改造的參與者,當然我們也希望一般的讀者能關注這個重要、有意義、且有趣的課題。

  在過去三十多年,除了我們投入參與式設計,當然還有其它越來越多的朋友也在不同的社區努力,大家也各有心得,也有文獻的發表。而我們決定編寫這一本有關校園的「參與式環境營造」,其目的很單純:一方面是我們在國家教育研究院的「亞太美感教育研究室」進行了第一期的五年實驗教學計畫,有些「校園參與式環境營造」的經驗,深感學校對此的高度興趣;另一方面也同時面對第二期五年計畫的推廣任務。於是決定集結大家過去所累積的部份經驗,大膽地出版這本並不容易編集的書。

  在書裡沒有引經據典的大道理,只有以我們有限的經驗和理念的「對話篇」,以及一些集錦的「經驗篇」,最後談到實踐的「方法篇」。在「對話」中,我們儘量以讀者的角度發問、回答、質疑、再發問……當然,對話中融入了上述各個參與者的觀點和實際經驗。

  最後,我們要感謝每一個案例的參與者所給我們的學習機會,畢竟每一次的校園「參與式的環境營造」都是全新的學習。

  內容出處:《看見改變─參與式校園環境營造》:「對話篇」。

  更多出版品訊息,請上「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官網:https://goo.gl/jFZy2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