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料庫與翻譯工作坊」報導

| 彭佳宣

【文 / 編譯發展中心林慶隆主任、專案助理彭佳宣】【圖 / 編譯發展中心專案助理 彭佳宣】

「語料庫與翻譯工作坊」於100629日於本院臺北院區10樓國際會議廳舉行,由本院與臺灣翻譯學學會合辦。會中邀請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口筆譯暨語言教育研究所陳瑞清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張俊盛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陳浩然教授及翻譯研究所蘇正隆教授等諸位學者進行專題講座,並由陳瑞清教授指導如何自建翻譯語料庫。

潘文忠副院長主持開幕式時,除了感謝臺灣翻譯學學會的邀請、蒞會學者專家及與會來賓的參與,並且表示語料庫的建置能作為基礎知識的奠基工程,有助提升國內翻譯教學與研究整體的品質。透過專家研究成果的經驗分享,能帶給大家更多學習與啟發,並對相關知識領域獲得更深刻的瞭解。

第一場「語料庫翻譯學之回顧與展望」,陳瑞清教授說明語料庫翻譯學(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y, CTS)近年來的發展,並對未來語料庫於翻譯教學研究與應用,諸如:協助學習者理解語際間的異同、雙語對應關係、翻譯風格與文本特徵、專家譯者與生手作品差異和如何改善等議題提出建議,並於下午的工作坊實作示範,帶領與會者共同學習如何自建翻譯語料庫。

第二場「機器翻譯的另類應用」,張俊盛教授提到機器翻譯的發展,源自1950年代軍事用途,為解決譯碼問題進而意識到翻譯的重要性,由美國研發出第一個英俄語機器翻譯系統,1990年美國IBM的成果,奠定日後機器翻譯發展的基礎。相較於傳統費時耗力、由專家主導的翻譯系統,現今以機器取代文件、利用語料取代鉛字排版、僅需大量平行的語料加上自由軟體應用,即可於短時間內打造一機器翻譯系統,科技技術團隊利用雲端運算技術和多部電腦平行處理,更使得機器翻譯系統被普及運用。張教授強調,機器翻譯僅是協助譯者翻譯的輔助性工具,翻譯品質主要仍決定在譯者本身,因此,本次講座的重點,聚焦在機器輔助翻譯及其於同義詞擷取和文法改錯的主題探討。

第三場「語料庫與英語學習」,陳浩然教授說明語料庫與英語學習的關聯和重要性,分別從各類語料庫的簡介、如何蒐集語料及建構語料庫、分析語料時可利用的軟體資源、語料庫檢索及分析等4部分提出說明,最後並介紹幾個重要的語料庫網站及當今7位語料庫研究的傑出學者。

第四場「網路作為語料庫及word sketch engine」,延續張俊盛教授所談機器翻譯系統概念,蘇正隆教授主要在介紹Google作為語料庫應用的使用方式及其優點和限制。由於Google搜尋引擎中包含數量可觀的中英文語料,且擁有全球廣大的使用社群,以Google作為語料庫確實方便,然操作上有既定的規則程序,倘稍不留意,則可能失之毫釐差以千里。蘇教授提醒,Google搜尋下所呈現的是語料使用的統計結果,因此使用者仍應具備良好的英語判斷能力。

本次工作坊參與人數踴躍,與會來賓專注聆聽且熱絡提問討論,為翻譯學術界難得的盛會,有助提升國內翻譯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