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歷史教學新嘗試」研討會紀要

| 蕭憶梅

【文 /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蕭憶梅】【圖 /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尤淑慧】

「歷史教學新嘗試」研討會由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張元教授發起,主要透過中學歷史教師發表論文的方式分享其教學經驗,以促進歷史教學成效的提昇。第一屆「歷史教學新嘗試」研討會於國立清華大學舉辦後,亦陸續在臺中一中、高雄中學、建國中學等地舉行。「第七屆歷史教學新嘗試研討會」由本院主辦,於20111022在國家教育研究院台中院區舉行,內容包括專題演講1 場及論文發表7篇,吸引了全國北中南及金門地區的國中小教師報名參加,參與人員近100位。

研討會由潘文忠副院長主持開幕式,歡迎及感謝與會人員的熱情參與。國立清華大學張元榮譽退休教授在上午的專題演講中,以「歷史課堂教學的設計思考」為題,藉由《設計思考與改造世界》(Tim Brown著,吳莉君譯,聯經,2010)一書的論點來討論歷史課的教學應如何設計,強調教師應注意學生的「感覺」及教學過程的「論證」、運用「分鏡表」等概念,以工作團隊的組成方式進行教學設計。

第一場次的論文發表由東吳大學歷史系主任林慈淑教授主持,劉慧蘭老師發表「如何在歷史課培養人文精神--一個國中老師的實踐歷程」、黃麗蓉老師發表「一堂好課─歷史課堂教學的想像」、林淑儀與張力蘋老師發表「說一個百年故事」。三位國中老師的論文主題均與歷史教學的情意目標有關,並嘗試突破教學時數的限制,以報紙、影片、史料與學習單的多元方式啟發學生的認知與感受。

第二場次的論文發表由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周樑楷教授主持,黃若芸老師發表「國中生的歷史因果概念之初探」、陳惠珠老師發表「從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看學生的學習模式」。本場次的內容為學生歷史認知與學習情形的研究成果,引起現場來賓熱烈的討論。

第三場次的論文發表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陳豐祥教授主持,莊德仁老師發表「傳統、能力與方法:臺灣高中歷史大考試題中歷史解釋題的分析」、吳一晉老師發表「當考試領導教學-試題中的歷史學習」。本場次的內容主要與歷史考試與評量的議題有關,探討試題內容變化與歷史教學之間的關係。

研討會最後由筆者主持綜合座談,讓參與來賓與發表人進行提問與心得分享。整個研討會的議程時間安排相當緊湊,主要是為了能讓更多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有機會與大家分享歷史教學的新嘗試與新構想。希望藉由本研討會的舉行鼓勵持續在精進歷史教學品質的教師,也希望能讓受到考試與教學時間壓力的教師得到一些啟發與鼓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