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誦百年-百年教育風華展之教科書憶往

| 王才銘

【文、圖 / 教科書發展中心 王才銘】

「來來來,來讀書;去去去,去上學……哈!這是我小時候念的課本耶!」參觀民眾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可是好像都沒留下來…」惋惜之嘆急轉直下;「你還記得當時在學校唱的歌嗎?啦啦啦……」「有有有!還有這一首……」塵封記憶頓時鮮活起來。這是本月10日在本院百年教育風華展「教科書憶往」主題展區三位「三年級生」參觀民眾的現場對話。

教科書,這在每年圖書銷售排行榜獨占鼇頭卻從未出現在榜單的名字,陪伴一代代的莘莘學子度過了學生的歲月,但在升學主義及應試教育的潮流下,教科書似乎也成了壓力的代名詞。但弔詭的,當它褪去了考試的負擔,卻轉而變成一把具有魔力的鑰匙,開啟了上面三位參觀民眾無憂無慮的求學回憶。

「教科書憶往」主題策展團隊為了打造這一把鑰匙,幾乎將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教科書圖書館中的館藏翻遍,歷經無數次的討論、取捨、修改,終於將精華整理出來,期待您走一趟教科書的時光隧道之後,能夠舊夢重溫、感動滿滿。

來到本主題展區,建議您先觀賞我們特別為您製作的「我們的共同記憶~教科書百年發展的回顧與前瞻」影片,以藍光DVD製作的高解析影片搭配整面寬7米的牆面投影螢幕,可謂所有展覽中的電影院級五星配備。歷經民國初期、日本殖民統治,以及臺灣光復後等不同發展階段的教科書,究竟是如何蛻變成今日的面貌呢?您可知國小國語曾有一課課文中提到「媽媽早起忙打掃、爸爸早起看書報」,遭當時婦女團體批評隱含性別歧視,而編輯委員如何從善如流,最後改為「媽媽早起做早操」,且聽李鍌教授娓娓道來。若您迫不及待想先睹為快,可至http://textbook100.nict.gov.tw/film.html一探究竟。


對教科書百年演進的梗概有了初步瞭解之後,相信您對展出的教科書一定更有感覺。接下來,呈現在您面前的是一整面展牆,展示了民國元年到一百年,各階段的代表性教科書,從黑白到彩色、從統編到開放、從32開本到16開本,記錄著教育發展的軌跡,反映每個時代經濟建設、行政制度、社會民情及文化思想,可以追溯、了解不同時期政治社會與教育的發展與變化,並見證文化價值與意識型態的轉變,是極具社會文化價值的國家寶藏。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特別追加了日本統治時期深具皇民化色彩的教科書及清末新式教育教科書的濫觴-《蒙學課本》等課本。平常要一窺這些「書瑞」的真面目只能從數位化資料中看到,而為此次特展,特別把「本尊」請出來,實屬難得,錯過可能得再等下一個百年喔!


看完了依年代及課程演進分門別類展示的教科書,我們還規劃了「教科書大家族」,除了大家熟悉的課本,這個家族的成員還包括了教科書編輯的依據-課程標準、課程綱要;每個學生都想弄到手的教師良伴-教學指引;驗收上課成果的習作;為掃除文盲的民眾教材;特為身心障礙學生編寫的啟智教科書及點字教科書等等,絕對讓您大開眼界。

當然「經典課文」亦是本展的主角,若問您印象最深的課文,肯定「天這麼黑,風這麼大......」就不自覺的脫口而出。這課<爸爸捕魚去>從民國39年就出現在課本中,持續了半個世紀,甚至教科書開放了都仍受到坊間出版社的青睞,直到民國89年之後才消失。本展把本課所有版本都找齊了,一共九個版本,快來看看您念的是哪一個版本,噓!別太興奮的指出來,這可會透漏您的年齡唷!展場還有許多經典課文,如:<背影><麥帥為子祈禱文><武訓興學>…等,讓您重溫求學時光。


您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不!除了國內的教科書,我們還找來了國外教科書中的臺灣書寫,臺灣如何能在他國的教科書中佔有一席之地?您覺得其他國家會怎麼寫我們呢?如果請您對外國人書寫臺灣,您會怎麼介紹自己呢?透過別人的眼光來了解自己的盲點,未嘗不是一帖認識自己的靈丹妙藥,您覺得呢?

還記得那三位「三年級生」後來自個兒唱起歌來嗎?本展特別請臺南白河國小的徐鈺晶老師為我們用腳風琴在教室錄了多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在音樂播放區建議您可以閉起眼睛,讓懷念的音符帶您回到小學的音樂教室。

還在為沒把教科書留下來扼腕嗎?毋須全國舊書店找透透,趕快來中正紀念堂三展廳,感受「他鄉遇故知」的人生大樂事!


「百年教育風華展」活動網站:http://www.gloryedu100.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