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電子教科書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筆記:產官學研的跨界對談

| 羅羚尹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專案助理 羅羚尹】【圖/教科書發展中心 王才銘」

資訊教育已不是某一學習領域的需求,在數位化的教科書問市後,改變了閱讀和學習的整體型態,師生間都要共同面對與學習。既然電子教科書已隱然成為未來學習的趨勢,如何評估學習成效和提出相對應的教育政策,是當前重要的課題。因此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共同舉辦「中小學電子教科書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提供產官學研跨界的對話平台。

當天由本院潘文忠副院長致詞開幕後,由相關領域的學者們分享目前電子教科書產業現況趨勢、編輯設計、策略推廣、評審機制、以及學校教學現場的試辦成效。葉興華教授、林吟霞教授和許育健老師分析了多場焦點座談,認為各層級政策規劃應具有一貫性與銜接性,且電子教科書的形式定義應放寬,編輯工具功能應與不同的教學法結合,以符應教學需求;鍾旻芳老師、謝明欣老師、周良姿老師和謝佩琪老師則深入試辦學校,調查數學、英語及社會領域在教學上使用電子教科書的成效,四篇共同結論為多媒體素材(如影片或遊戲)較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意願。但擔任評論人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周淑卿所長,提出教育不應只是討好學生的需求,而是要給予不同的挑戰,不僅能強化學生的學習責任,還能讓學生產生更高的成就感;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高台茜教授則期望瞭解數位化教學對於不同學習成就學童的適用性及差異,並且也給予發表者許多延續研究成果的建議。

 

 

長期關注紙本教科書審定的楊國揚主任,認為適切的電子教科書評審機制,宜考量其定位與目的性:作為學習輔助資源,電子教科書並不適合納入國家層級的教科書評審;而作為學校教科書的另一種選擇,仍有品質管理的必要,但評審機制宜適度鬆綁。擔任評論的中國文化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廖遠光教授則回應:除了階段性的作法外,因趨勢所影響,電子教科書終會完全取代紙本,該逐步瞭解如何建構課程與審查間的平衡性,並盡早規劃適宜的評審機制方向,才具有前瞻性的意義。

 

在數位化的時代,網路上呈現的內容比教師教學來得多且迅速。為了因應時事所趨,教學現場也有了未來教室的藍圖,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創造適應未來的能力。所以最後的圓桌論壇特別邀請了與臺灣數位化教科書發展有關的產官學研各界代表: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方志華主任、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李進寶所長、臺北市幸安國小吳宗哲校長、臺北市南湖國小溫博安主任、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劉子鍵所長和臺灣教科書協會數位內容委員會召集人譚蕙婷小姐(依姓氏筆畫排列),與在場所有電子教科書的使用者、出版者及研究者,進行深入淺出的經驗分享及交流。

要在臺灣發展電子教科書,最大的供應商在於民間產業,所以建議業界在發展數位教材時,要能兼顧全球的競爭力,讓行銷市場不只限於臺灣,如此不僅有更大的獲利,也更能自行監控品質,間接回饋給臺灣的學界。而硬體上,目前載具日新月異,或許未來能解決許多現今家長所關心的視力、重量及品質的問題。而軟體則須留意跨載具適用的規格,或許可以規劃於審查項目之一。

在給政府的建議上,則希望能有更多的經費補助,規劃更實用的教育雲端平台,不僅能由此整合各方優秀的教材,讓各界或各校間彼此的教學相長,能不受限於地理位置。但得先行修訂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規範,期望能考量電子教科書於學校使用模式,將「公開傳輸權」納入規範中,抑或是否能有教育例外的可能性?

發展電子教科書或未來教室時,是以學生為中心來規劃課程,除了期待試辦學校能給予更多教學現場上的實用建議外,目前亦有數位學習和閱讀的研究證明:複雜的材料和內容訊息,會阻礙學生的學習歷程;而過於圖像化的教材,容易抹煞學生對於事物的想像力;且過渡「適性」的教學,則會剝奪學生發展適應力及尋找學習策略的機會。

所以在推廣電子教科書的同時,編輯設計上更需要考慮學生的閱讀習慣及學習歷程,畢竟使用數位化器材只是輔助,若沒有明確的目標及目的,使用者反而會成為數位時代的工具。所以期待學術界未來能有更多以最佳化數位學習為出發點的研究結果,讓產官學研各界一起交流合作,使得電子教科書的發展能做好最充足的準備。

教科書的研究與發展,為本院的重點任務之一,本院也樂於舉辦跨界對話平台,探討臺灣數位化教科書產業及教育行政上需要配合的機制與政策制定評估參考,打造理論與實務的溝通橋樑,進而讓未來不論是印刷或電子教科書的品質都能持續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