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亞洲高教學術專業發展新貌-亞洲地區學術專業之變革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 王令宜

【文、圖/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王令宜】

                

隨著科技進展及經貿全球化之衝擊,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世界趨勢,也是各國高等教育極為重要之挑戰。為了解與比較亞洲地區主要國家,於學術研究與教學上之發展狀況,以及學術機構間之互動關係,日本文部科學省特提供科學研究經費補助,由廣島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開發中心負責執行「亞洲地區學術專業發展之研究(Academic Profession in Asia,簡稱APA)」計畫。計畫期間自2010年起至2014年止共計四年,參與國家除我國、日本外,尚包括中國大陸、韓國、新加坡、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與印尼等國。

應日本廣島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開發中心黃福濤教授之邀,我國於2011年開始參與上述APA研究計畫,由時任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之吳清山博士擔任我國代表,與陳榮政博士共同進行各國同步調查問卷之翻譯、施測、統計分析及報告撰寫。期能透過問卷調查後之結果彙整,成為亞洲地區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庫,此不僅有助於我國與各國高等教育研究之合作,更可提升亞洲高教學術研究之價值。

(2014)年適逢APA研究計畫執行屆滿四年,援例召開第四屆「亞洲地區學術專業之變革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於124-25日假日本廣島市花園會館舉行,研討會以「The Formation, Work, Academic Productiv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Academy」為核心議題,大會除安排廣島大學有本章名譽教授及喬治華盛頓大學Professor William K. Cummings進行兩場專題演講,並安排日本、柬埔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及我國等各國代表,就特定議題發表問卷調查之結果報告。

吳清山博士受邀於歡迎晚宴中致詞,並於會議第二天與陳榮政博士共同發表「The impact of research productivity on academics in Taiwan」論文。吳清山博士在晚宴致詞時表示「本土化、區域化、國際化與全球在地化(localizationreg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glocalization)」將是高等教育發展值得關注的重要議題,也會影響到亞洲高等教育未來發展;而在論文發表方面,則提出「研究時數與工作滿意度具正相關」等六項研究發現,和與會人員交換見解。

筆者有幸參與研究主題問卷調查工作,遂有機會參與研究討論並隨同赴日出席研討會,全程參與兩天會議,獲致以下心得與建議:一、我國代表發表論文具有深度,獲得與會學者的重視與肯定。二、我國與其他亞洲國家共同完成三年的跨國性研究計畫,有助於提升我國學術研究能見度。三、宜鼓勵我國學者多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分享我國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四、應多爭取我國主辦國際學術研討會,讓各國多了解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等人此行感受到許多日本學者或民眾對我國的友善和熱情,甚至有日本學者親自向筆者等人多次鞠躬致謝,原因是我國民眾在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時熱心捐款,是全世界對日本震災捐款最多的國家,但日本官方卻未向我國正式表達感謝之意,故有民間發起「謝謝臺灣計畫」,藉由在臺灣媒體刊登「感謝,台灣」的廣告,以表達日本人最大的感激與謝意。此感謝廣告刊出後,在日本國內掀起感謝臺灣的熱潮,官方及民間紛紛利用各種場合、活動及賽事向臺灣表達感謝,此一溫馨情誼,為兩國學術交流更添佳話,亦奠定日後加強學術合作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