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學生不願從事教職比例大增

|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近年來流浪教師的人數激增,是直接反應臺灣社會經濟狀態的寫實。政府為因應少子化問題,無法對中小學教師缺額補實,僅能以代課的方式逐步調整師生比。反觀在德國的大學生,想成為教師的熱潮已開始有呈現衰退的傾向。

  2000年初期,孩子學習能力低落的問題,在德國引起很大騷動。全國輿論認為問題是出在學校教師,而展開嚴厲的批評。此趨勢影響力逐漸在教育界發酵。為尋求優秀人才投入教育及恢復教師在民眾的地位,德國的教育界、擔當教育行政的各州政府、産業界陸續推動相關對策以因應。

  德國北部的史塔特市於今(2014)年7月在「亞森姆(Asenaumu)」完全中學召開的夏季研討會,邀請去(2013)年獲得「德國教師獎」的丹尼斯魯達教師(36歲)講授歷史的課程。課程中放映極端排外主義思想的「新納粹(Neo-Naz)」的影片,並讓學生隨時提出問題中進行授課。丹尼斯魯達教師是就過去與現在的歷史關連性課程獲得「德國教師獎」殊榮,當天的課程也觸及納粹在德國歷史的定位。丹尼斯魯達教師認為「啟發學生對授課內容的共鳴是教師的天職」。

  「德國教師獎」是於2003年由該國9萬名教師所組成的「德國文獻學者聯盟」,為恢復教師的人氣而創立的鼓勵獎項。德國的教師約67萬人,其社會地位是與醫師並列「聖職」而廣獲大眾尊敬,且收入安定而成為眾人所嚮往的志業。然而OECD2000年的國際學習達成度調査(PISA)的結果,帶給德國教育界相當大的衝擊,因其各領域皆低於參加調查國家的平均分數之下。

  1970年代因孩子急增而大量的任用的教師,此今面臨屆齡而開始陸續退休,其中又以舊東德地區的有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居多,此衍生出教師嚴重不足的問題。教師平均年齢約50歳的州,也為今年能召募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編列約100萬歐元(約新台幣4500萬元)的宣傳費預算,以便能穩定教師的來源。同時約有3000家企業共同出資的「德國學術振興財團」於今年發表的調查結果發現「進入大學就讀中成績優秀層級有8成的學生,未考慮將教師列為是自己未來的職業」。該財團自去年起為協助有意願成為教師的學生,且為此增設獎學金以幫助大學針對教師培育之推動。

  德國知名的教育學者克勞斯·威爾克姆(Klaus Klemm)教授更提出「孩子學習能力低落,是肇因於教師不足所致,特別是對舊東德地區必須有根本的解決對策,才能徹底的解決教師荒」的嚴重警告。

  人才是臺灣的競爭資源,教師的不足在臺灣或許因培育過剩而尚未問題化,但若因就業難而讓優秀的人才不願將擔任教職列為志業,則有朝一日臺灣也可能會陷入德國今日的困境。因此掌控教師培育狀況,及早擬定因應對策是教育機關無法迴避的課題。

 資料來源取自:2014829日讀賣新聞(The Yomiuri Shim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