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新聞英文編譯技巧,體認中西寫作與文化之差異

| 李韻如

【文/編譯發展中心專案助理 李韻如】

  本院編譯發展中心辦理教育部訊息網站英譯作業,一年多來在進行新聞英文翻譯的過程中,本中心同仁累積了翻譯之技巧,也在過程中體認到中西寫作風格的差異,以及不同文化的衝擊和趣味性。

  新聞編譯和其他的翻譯工作有所差別,新聞英文翻譯可說是一個轉寫的過程,包括擷取和蒐集資訊,調整或重新訂定標題,剔除贅述的文字,力求簡單扼要。換句話說,在新聞翻譯中,是容許將原文的架構拆解並重新建構,譯者可視情況將段落拆開或合併。此外,考慮到新聞的讀者為普羅大眾,翻譯時亦應盡量使用淺白流暢的文字,達到散播新聞之目的。

  很多中文字詞所乘載的文化內涵無法被直譯,這時譯者就應以「換句話說」的方法,以淺白的英文描述,並簡要說明該字詞的中文文化意涵,使國外讀者在理解新聞內容之餘,學習到臺灣或中國文化。以「孝順」這個普遍的中文用詞為例,該詞所隱含的文化意涵,要翻譯給英文世界的讀者,是有一層隔閡的。若直譯為孝(filial),由於該英文字較為罕見,對讀者可能造成困擾,若以(good son 或(good daughter)取代,使讀者能馬上理解,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而另一個重點,則是新聞英文編譯注重的是針對事實的報導,傳達資訊為首要任務,原文作者的寫作風格、文筆等不必刻意模仿,資訊須正確,並公正的闡述該新聞對於社會所引起的反應或影響。即便新聞編譯是被容許在文字上作改寫,任何對事實或資訊的加油添醋、個人主觀的演繹或評論,依舊是不被容許的,新聞編譯應保持中立客觀,誠實呈現事件的原貌。

  英文新聞習慣以金字塔式的方式鋪陳,標題和導言須精簡濃縮,標題應短而有力,並且善用縮寫。首段的導言採重點式報導,句子應避免冗長,要在一個精簡的段落中交代清楚事件的因果脈絡。在英文新聞的慣例中,第一段的導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整篇新聞的代表,能吸引人來閱讀,並幫忙讀者篩選出他們感興趣的報導,為了寫出一個能摘述重點又能吸引讀者的句子,往往是最讓同仁傷腦筋的。在中文世界裡,文章的末段習慣以較圓滿、籠統的方式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而在英文新聞中卻恰好相反,英文文章的結尾習慣很具體實際的描述,帶領讀者對該新聞事件有更深入而清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