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國調整外國學生簽證審查制度政策再思國際招生之意義

| 張珍瑋

【文 / 教育政策及制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張珍瑋】

由於申請至英國唸書然而實際卻從事非法打工或非法居留的問題非常嚴重,甚至非歐盟的外籍學生只申請就讀語言課程後就再也沒有離境。因此英國內政部部長德蕾莎˙梅著手進行提高英國學生簽證申請的標準,預計明年(2012年)開始實施。這項計畫除要求外籍學生的語言成績到達一定標準之外,預計限縮名額將達到目前的25%,約為80,000人左右。此政策推出後受到英國內部四面八方的抨擊,影子政府的內政部長伊薇特˙庫柏即批評,這項政策將會造成英國政府每年至少50億英鎊的收入損失。這項批評主要是因為英國大學裡頭針對非歐盟的外籍學生一向收取較高學費,而這也是大學收入的重要來源。尤其近年來由於英國經濟景氣低迷,政府不斷刪減各項高等教育經費,使得各大學為得以持續運作下去,大量收取非歐盟的外籍生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對於財務缺口吃緊的大學來說,是一筆很重要的收入來源。

透過英國目前面對國際學生招生的實例,可提供我國大專院校推動國際招生一些重要的提醒。首先在於國際招生「目的」的提醒,「為何」要招生國際學生比招「多少」國際學生實為重要許多。如果「國際招生」被大學或是招生國視為一種「財源」而不只為「生員」,則國際招生即可能因以「商業利益」為目的,而忽略其更深層的文化交流與人才培育意涵;此外,針對國際招生「對象」的重新確立,與其在就讀國家之所接受到的服務亦相當重要。若是學生為教育的主體,「國際學生」當為各國進行國際招生的主要考量,他們從申請到入學,以致於未來可能在留學的國家中就業與居留,都當有一定的流程與規範。然而,這樣的規範當以「學生個別主體性的發展」作為考量,而非一味地限制與以「防範非法」為制訂相關規定的出發點;並且,招生國或是招生學校內部對於「國際化」的意義應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瞭解。現今高等教育階段學生的國際流動已經非常普遍,不論是短期的語言學習、或是一、二年的交換學生、甚至是整個大學或是研究所階段在他國留學這樣的方式,都是國際教育中間很真實發生的「國際交流」。不只是對於出國留學的學生、或是對於在母國即接觸到他國求學學生的在地生而言,這都是與「國際接觸」的難得時機。

如何能夠讓「國際招生」本身成為國際交流的目的,而非成為增加高等教育收益的手段,實為我國近年推動國際招生的考量,因此,自教育部至各大專院校積極提供相關獎學金,以吸引各國學生來臺短期交流及長期的就學。期待國際招生能夠不只為國內高等教育機構提供多元的生源,並且能夠進一步藉著各校適性的課程設計,而使帶著不同文化背景來臺的國際學生們與本地學生之間有深刻的學術與文化交流,為各校創發出兼容差異的在地文化。


(資料來源部分由我國駐英國臺北代表處文化組提供,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