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為鼓勵前往偏遠地區從事教育的教師所施行的誘因策略

| 陳妙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日本所謂偏遠地區,一般是指山上、離島等生活不方便的場所,而其所施行的教育稱為「僻地教育」。由於學生人數極少,因此教學大多是採取混合式班級教學的模式進行,甚至也有地區是將小學及中學合併為一共同教學。

偏僻地的生活極為不便,教師幾乎必須捨棄原本的家庭單身前往就任,而前往偏僻地的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除依地區的偏僻程度給予不同等級的偏僻地生活補貼外,原則上也會提供所有教職員居住的宿舍,其待遇也比在都會勤務教師的所得最少增加規定總薪資25%以上。此外對於極偏遠地區的任用年齡限制也由都會的40歲放寬至45歲,讓有志於斯業者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眾所周知日本是非常重視義務教育施行的國家,因此只要有人居住的地區就必須有義務教育機關的存在。而日本政府為確切落實義務教育之達成,對於偏遠地區教育亦頗費心思。換言之,只要是行政所能之處,亦是義務教育必須實施之處。對於參與義務教育的教師,日本並沒有免繳所得稅的福利,但為鼓勵教師前往偏僻地區參與教育,特別給予偏遠地區教師免稅的待遇。因此,處在教師任用嚴峻的時代,日本志願前往偏遠地區參與義務教育的教師有明顯增加的傾向。

確實掌握教育資訊靈活運用教育資源,是多數對於偏遠地區所採取混合複式教育聯盟的模式,也就是日本所謂施行「教師行動區」。是以充實及發展偏遠區域教育為目的,同時結合學校教育及終身學習教育的運用共同推動偏遠地區教育之振興,而最終目的是消除偏遠地區教師不足的問題。而為落實教育普及,日本文部科學省特別制定「僻地教育振興法施行規則之部分修正案」,藉由「級地(偏遠地區等級)制定作業階段」來確實反應所有偏遠地區的教育需求,同時由文部科學省統籌讓偏遠教育之意見反應及資訊交流能確實推進,同時也透過各偏遠地區構成的教師會組織,即時反映當地區的教育現況。這樣的結果,便足以即時掌握、反映離島實際狀態並納入為偏遠地區的教育基準。雖然部分的期望獲得認同,但整體的教育基準點卻仍下降。偏遠區域教師不足的現象依然維持在嚴峻的狀態。以日本偏遠學校最多的地區北海道為例,學校總數有2436校,其中被納為偏遠的學校有1171校,佔整體之48.1%,歷經「教師行動區」的推動藉由聯盟模式的支援,依據文部科學省20112月的統計,減少211校為960校,佔整體之40.5%。由於「偏遠地津貼相關規則的運用等部份修正」,自今(2011)年4月起開始採用新級地(偏遠地區等級),應可更確實反映偏遠地區的教育狀態。文部科學省期盼藉由資訊的迅速蒐集,能讓教育資源有更適切的調整

而我國也同樣面臨偏遠地區教師不足的問題,因此為避免偏鄉教師流動率太大,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吳清山博士認為應設置「教師行動區」,藉由提供增加偏鄉加給等多點誘因來延攬教師投入偏鄉教育工作,畢竟教育資源的妥善運用,是給與教師有更多參與的機會。而擴大有志於奉獻偏鄉教育工作教師的福利,是穩固偏鄉教育的安定,也正是解決偏鄉教育落差的最大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