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人才培育讓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 陳妙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依據美國網路學院教育機構(OnlineCollege.org)的調查報告,美國公立大學每年學費平均為7000美元(約新台幣21萬元),幾乎年年皆有學費上漲的傾向。隨著學費増加,因經濟狀況而不得不捨棄進入大學就讀的年輕人,也因此而大幅增加。此外依據美國資產管理服務企業「Mint.com」所發行的期刊統計目前接受就學貸款的學生全美國約有3700萬人。而2010年的畢業生需償還就學貸款平均金額高達25250美元(約新台幣85萬元)。因此縱使可以進入大學就讀,但畢業後苦惱於就學貸款之償還人數似乎非常多。

無庸置疑以大學為首的高等教育機關是承擔下一世代人才培育的重要場所,而給予更多年輕人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是維繫國家永恆發展與開創可能未來不可欠缺的過程。因此以傳統的獎學金制度及就學貸款為基礎,再配合「微型籌資(Micro-Funding)」機制的運用,是支持人才培育讓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平台。例如「Vittana(http://www.vittana.org/)」是以開發中國家的年輕人為融資對象所形成的資金微調平台(Funding micro platform)。藉由網路公佈尋求融資學生的需要狀況,進而形成遴選所要援助學生的交流機制。

此外2012年以援助紐奧良年輕人為對象的「Takeashinehttp://takeashine.org/)」組織,開始擴展對美國國內貧困階層的援助,並積極推動相關的支援活動。期望未來的3年期間能將相關業務擴展至美國3大都市。事實上畢業生與在校生間,也開始嘗試微型籌資的運作模式。「SoFihttps://www.sofi.com/)」是由畢業生為出資者,低利提供自己所畢業大學的在學生就學貸款的交流平台。藉由來自畢業生的支援,除了讓苦惱於經濟問題的在學生得以解決燃眉之急,同時也默默的承擔培養後進的責任。此外也有對各式各樣的計畫及社團活動提供資金援助的「AlumniChoosehttp://alumnichoose.org/)」,或是以教育相關主題作為支援的設定對象「smartn.mehttp://alumnichoose.org/)」不是僅對特定學生作為支援對象,而是以計畫內容及團隊為援助對象,其援助的方式、型態及方法是朝向多元化的規劃。

當然對學生而言,大學並不是單純讀書而已,藉由打工或實習也是累積社會參與經驗的機會。然而若因遷就於經濟狀況而以賺取學費及生活費為主要目的而犧牲學業,則容易陷入本末倒置的惡境,最後甚至因而被迫退學命運。而畢業後面對就學貸款償還,以現代年輕人的經濟狀況似乎是相當沈重的負擔,也是整體社會必須勇於面對的課題。因此作為「社會人」若可以在能力的範圍內更關心上述的問題,適時適度的給予下一世代年輕人必要的支援,尤其藉由「微型籌資」資金的機制以有效的方式支援年輕人,讓下一世代的學習不會因經濟狀況而喪失面對未來的任何可能。


資料來源:截取自上述網站。相關資料:日本四年制國立大學的平均教育支出每年約250萬日幣,私立平均約575萬日幣(資料來源引用日本2009年度經濟白皮書)。美國四年制私立大學的平均學費每年為27000美元(資料來源引用美國教育資訊專門網「FinAid.org2011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