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少子化德國將於2013年讓1歲以上的孩子進入幼稚園

| 陳妙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面對幼兒保育的需求問題,德國政府於2008年制定法令,將於20138月起讓1歲以上的孩子能依家長的期望選擇進入幼稚園。預估全國1歲以上未滿3歲的幼兒約有1/375萬人)左右可以享用此保育計畫,其所需要的費用為46億歐元(約新台幣1800億元)雖然已編入一般預算,但目前的設備卻僅能招收62萬人而已。於有限的時間內,若未能如期建設完善設備,則勢必有10萬人以上的幼兒無法進入幼稚園,屆時可能引發家長的訴訟而導致地方政府必須賠償。此外保育士及褓母也要求改善待遇,但政府相關配套措施卻無法立即因應,特別作為評鑑基準的「保育士素質標準化制度」也因外在條件的不足,僅能於2020年才可真正實施,此顯現講求效率的德國在幼兒政策及法令有落後之虞。

由於少子高齡化的趨勢,導致德國內部勞動力欠缺,而必須借助於外國勞動者,但其連帶也衍生不少的問題。其中有關育兒問題的部分,德國政府為導正無法使用免費保育制度的不公平,讓未滿3歲的幼兒在家有人照顧,而提出給予每位孩子每月100歐元(約新台幣4500元)的照顧案。但因地方政府認為此舉將會造成家長拿錢而不願將孩子送進相關保育機關,則不僅會增加政府財政預算支出,更可能讓相關設備閒置。尤其是住在德國的外國人家庭,因經濟條件不足而期待政府發放現金的心態,將導致浪費公帑。對非以德語為母語的外國人孩子而言,從小德國政府便提供適當的學習與接觸環境,由幼稚園施以正確的德語教育作為接續未來社會的起點。因此思考若讓應進入幼稚園學習的移民家庭孩子留置在自己家中,則勢必會對未來的德國社會,造成語言的障礙及文化的落差。

德國政府陸續提出育兒的相關政策,但卻完全無法顯現於孩子的出生數上,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整體經濟不佳的影響。雖然德國的經濟狀況在歐洲已獨佔鰲頭,但企業的利益擴增並未直接反應在人民的生活上。特別是工場大量海外移轉,派遣員工、打工族群及期間限定的勞動者增加,皆顯現雇用形態的不安定,也讓年輕人對未來產生極大的不安。依據時代週報的調查,有4分之1的受雇者認為自己的收入減少,若遭到資遣則只能請領救濟金。

德國政府了解支援育兒策略並不只是金錢支援而已,其也可能改變女性的人生規劃,因此整體的社會制度也其必要須配合調整。現行雖然規劃育兒者可利用鐘點制就業,但相對也會喪失晉升的資格,此對有意願生育的女性而言多少會產生抗拒心。因此建立正確的兩性平權意識,讓尋求家庭與工作兩立的女性得以減輕負擔,深植家庭、孩子是屬於男女雙方需共同承擔責任的觀念應納入教育學習的課程。因應少子化德國政府將招收1歲以上孩子進入幼稚園的策略,是否就能成為解決少子化問題的特效藥,其結果勢必為世界各國所關注。雖然以當前我國的經濟條件未必能完全仿傚德國的育兒政策,但由其中擇善而行之,則或許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益。


資料來源:朝日新聞201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