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語看儒家對漢文化的影響

| 陳逸玫

【文/本國語文教育研究發展辦公室 陳逸玫】

  所謂「文化」,為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總成果;所謂「語言」,為人類用嘴說出來的話,也是表達情意、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又論及「漢文化」,一般同意儒家思想在其中占有重要比例及地位,那麼,「語言」既然為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或可假設「漢語中當可見有大量的儒家相關詞語」。

  為驗證上述假設命題,須由語料切入觀察。考量「漢文化」為漢民族之集體意識,故用於觀察之語料當具有普遍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收錄約十七萬詞語,樣本數量足夠,其所收錄宋、元、明、清至當代之書面漢語,並概以「常用」為基本概念,是以本文予以擇用。

  茲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以「儒家」、「孔子」、「孟子」、「禮記」四個關鍵詞進行查詢,共得四千零九十六個與儒家相關之詞語,約2.5%,就累積五千餘年的語言而言,比例確實不低。經歸納,大致可分為七種類型:(一)與儒家相關之人物,如:「孔丘」、「荀況」、「慧遠」(東晉高僧,初學儒家、老、莊);(二)與儒家相關之經典,如:「孝經」、「禮記」、「五經」(易、書、詩、禮、春秋);(三)與儒家學派發展相關,如:「先秦諸子」、「九流十家」、「孔壁古文」(孔子宅壁中的古文經傳);(四)與儒家思想評述相關,如:「價值邏輯」(可據以重新檢視儒家思想是否確為非科學、非邏輯)、「新文化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五)屬儒家重要思想者,如:「正心誠意」、「發乎情,止乎禮義」、「天地君親師」;(六)詞語典源與儒家相關,如:「杯水車薪」、「匏瓜空懸」、「登山小魯」、「子曰詩云」、「獺祭魚」。

  承上述,儒家文化對於漢語的影響頗為多元,回溯這些詞語的產生,當與孔子及其弟子所處時代息息相關。身處多國分立的春秋戰國時期,為使經世治國的理念被君王接受及推行,儒者必須以語言行銷理念或傳遞思想,當這些話語經記錄,語境經過聚焦後,其中部分便成為具有普遍共識的定型詞語,再繼續向下傳述,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從而在漢文化中形成多層面的影響,例如:「天地君親師」傳述了儒家的倫常觀;「登山小魯」(源於《孟子》)傳述了登高方能眼界開闊的生命觀;「暴虎馮河」(源於《論語.述而》)成為「比喻人有勇而無謀」的文學語言。

  美國學者喬納森.卡勒(Jonathan D.Culler1945~)曾說:「分析語言就是分析社會事實,就是處理實質的客體的社會作用。」這說明了大環境的共性、特性均反映於語言中,所以,漢語中留存眾多儒家相關詞語的現象,大致可詮釋為儒家文化在漢文化具有重要性的表徵。而這些負載了儒家文化的詞語,不斷被運用於實質的語用場域,儒家文化也就跟著流傳、擴散及根深蒂固。換言之,儒家文化浸潤了漢語,漢語則延續了儒家文化,只要這些語言活生生的存在,儒家文化便將一代一代的往下傳承,繼續發揮既深且廣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