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重新講故事──故事、教育與創意

| 李宗義

【文/編譯發展中心博士後專案研究人員 李宗義】

  最近書市出現許多與說故事有關的書籍,說故事儼然已經成為當代溝通行銷與組織管理領域中的一門顯學,而坊間教人如何透過故事發展各種可能性的課程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眾多與故事相關的書籍裡,其中一本是筆者所翻譯的《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通過閱讀小說、觀看電影,大腦模擬未知情境的生存本能》(木馬文化,2014)。這本書探討人類為什麼追求故事的深層因素,作者歌德夏(Jonathan Gottschall)透過分析各種故事原型,以最新的腦神經醫學、心理學研究與實驗為基礎,探索故事之所以能吸引人們目光的原因。其實,不只是小孩子而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夢幻島」(Neverland)的異想世界,作者打破我們對故事的理解,解釋人所編撰的不盡然都是美妙的故事,而是災難、恐懼、死亡、離別等沉重折磨自己的情節。其根本的原因是故事就是我們大腦的生存戰場,人類的大腦在接收故事情節的同時,學習並強化了自身對未知情境和各種棘手事件的反應,這是人類在面對大自然和社會複雜情境時所需要的生存本能。

  由此可見,經驗與知識的教育可說是故事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從時下所盛行說故事的熱潮中也讓我們有機會一探目前臺灣教育發展的問題。「故事」,是人類最古老的教育工具,自遠古以來,故事一直都是人認識世界、傳承經驗與知識的起點與主要途徑。隨著文明的進展,近代人類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走過啟蒙時代、科學革命與工業革命、直到二十一世紀的資訊革命,科學理性的發展不但改變人類社會的型態、生活方式、經濟生產模式,也深深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生活的價值與生存意義,以及我們對下一代的想法與教育的目的。

  「故事」,強調的是感受與詮釋,重視的是意義與價值。可惜的是,故事隨著科學理性的興起而逐漸式微,事實上,說故事就像創造力一樣,都是人類的本能與天賦,這點從每個小朋友對聽故事的渴望與說故事的衝動即可驗證。然而,日漸理性化的社會,經濟神話主導一切,天馬行空的故事淪為單純虛無的娛樂消遣。正式的教育體系越來越趨向以理性科學掛帥、強調實用與效率、貶抑感性、排斥主觀。然而,當我們越來越相信客觀中立、也越來越依賴他人提供我們正確的答案與既定制度的行為規範時,我們自己說故事的力量已逐漸消失,降低我們主動思考意義與價值的能力、減少聆聽自己內心呼喚的可能,伴隨而逝的是想像不同未來的自由與創意。

  教育,不僅僅是經驗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賦予個人自主思考、主動創造的能力。制式化的教育體制、填鴨式的訓練模式,只能培養出一個個模樣相似、思考一致的考試高手,整個社會教育體制的短期目標追求的是效率與量化標準,這樣的體制只在不斷複製既有的社會主流意見。當大家不斷抱怨我們的小孩缺乏創意時,其實問題根源是這個社會體制並沒有提供一個能好好醞釀創意的空間與培育創意思考的教育方式,讓我們下一代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能得到充分發展、自由發揮。

  然而,全球經濟的轉型顯示傳統工業化生產模式已經碰上瓶頸,大量生產已經造成物質過度氾濫,人們追求的重點已經從量轉向質,理性已經不再是真理、效率也不是唯一的目標。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們開始重新追求感性的價值與生活的意義,創造力也成為未來社會生存的關鍵能力。創造力之源──故事──魅力又再度復甦,從產品的設計、生產、行銷、到品牌的建立,說故事成為目前商業經營管理、各行各業追求差異化的不二法門。

  故事能發揮力量的關鍵,不是內容的真假、情節的緊湊刺激,而是從故事中能看見人性、學習經驗與發現意義。故事總是能賦予平凡的人生經驗、非凡的生命意義,故事讓我們瞭解自己從何而來、為何而去。透過故事傳達的教育理念,是一種引導而非命令、是主動理解而非被動接受、是自由創造而非壓抑順服。

  當我們重新說故事,便啟動了教育的機制,在故事中傳遞的教育,是一種更開放的態度,我們必須為下一代打造更精彩的生命故事,也必須讓下一代有說自己故事的自由,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包容各式各樣多元差異的故事,因為在每一個故事中都蘊含了一個未來可能的種子、每一個故事都是改變世界的希望。

【參考資料】

Gottschall, J., (2012). The Storytelling Animal: How Stories Make Us Human. Baker & Taylor.

許雅淑、李宗義(譯)(2014)。《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透過閱讀小說、觀看電影,大腦模擬未知情境的生存本能》。臺北巿:木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