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稀客─領角鴞

| 鄭秀娟

【文 /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專案助理 鄭秀娟】【圖 / 資訊推動小組 郭志昌】

31日,同仁依例於午餐用畢,漫步於總院區內,突然在靠近鐸聲館的道路上,發現一隻貓頭鷹寶寶,進一步觀察附近的樹木,竟然還有另外的兩隻幼鳥及兩隻成鳥,經查證後為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領角鴞,這個消息引起了院內同仁的一陣騷動,大家陸續於休息或下班時間去看看這珍貴的訪客。

原以為是成鳥帶幼鳥來練飛,不會久留,但陸續幾天都還在院內的樹木發現他們的縱跡,我想這一對領角鴞夫妻應該是在院內築巢,產下這三隻可愛的小寶寶,只是他們晝伏夜出,若不是因幼鳥不小心掉到路上,我們應該都不會知道,原來院內住著這麼珍貴的鳥類。

領角鴞屬於鴟鴞目,鴟鴞科,體長約為19-25公分,棲地主要為1200公尺以下的闊葉林,其本身不會築巢,主要都是利用天然形成的樹洞作為巢穴;不過因為領角鴞對於食物的選擇要求不高,加上環境的開發,造成其棲地的破壞或消失,所以在都市、郊區、公園及校園等仍有老樹殘存的環境中,亦可發現其縱跡,也是唯一可在這些區域被發現的貓頭鷹;其繁殖期約在每年的3~5月,也因此,才得以讓我們在院內發現這些嬌客。

貓頭鷹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象徵意義,例如:在古代中國,因其生活習性不同於一般生物,且長相奇特,故被視為不祥之物;在日本,因其發音的相似,可延伸出有不苦勞及福氣的意思;在希臘,因被視為雅典娜的寵物,是智慧的象徵;在臺灣,布農族視其為嬰兒的守護神,邵族則將其視為吉祥的象徵,達悟族則認為是不吉利的象徵;不過,不管其象徵的意義是好是壞,能在院區發現珍貴的領角鴞,甚至於在此繁殖養育下一代,代表三峽院區具有一個很好的生態環境,也希望有機會到三峽院區研習或參加活動的老師們,在此除了獲得專業的知識外,若能於休息或空閒時間,在院區內多走走逛逛,我相信會發現更多屬於大自然的驚喜。


延伸閱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http://tesri.coa.gov.tw/show_wild.php?id=79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6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