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以三大能力訓練強化小學生學習要訣-(二)閱讀能力

|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面對將來升學競爭的壓力,若從小學便進入準備或許會認為太早,但對日本有志於進入第一志願的孩子,即時準備已是刻不容緩的作為。而其中「閱讀能力」與前篇的「計算能力」一樣重要。然而現在孩子閱讀能力因IC環境的影響,其與父母時代所接觸文章的機會相對顯有低落的傾向。這樣的結果導致孩子其影響物理、數學等文題的閱讀能力,答案的解說內容亦無法理解,不懂整個演算過程等事態之衍生。此已不僅是語學的問題而已,而是所有的學問是源自於閱讀能力的延伸。

實際上日本對於學生能力每年皆會進行調查,發現閱讀能力與各教科的成績是成正比例反應。也就是說「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是比較無法解答數學」。因此培養孩子具有重視閱讀能力是不可忽視的學習,特別是以醫學院為第1志願目標的孩子,不僅要培養具備數理科目的邏輯性、論理性等「理性閱讀能力」。更應藉由故事及詩詞的融入性、情節性來孕育「感性閱讀能力」。所謂理性的閱讀能力是論說文,其包括初始的問題提起、現狀說明,再經過論理後形成結論所構成的文章。如此反覆的閱讀,便能達到練習的效果。

因此日本的小學便開始要求高年級閱讀新聞,甚至有學校特別將社論列為學習課程內容。若一般的報紙內容過於困難,則以類似我國國語日報的「小學生新聞」亦也可成為各小學閱讀教材的選項。這樣訓練的結果也使小學畢業的日本孩子,便具備理解社論的能力。也就是說約1400字前後長度社論內容的確實理解,及把握因果關係後提出閱讀要約及心得是基本的學習目標。若是孩子喜歡閱讀,大人們也可協助指導其透過各小學甚至與社區圖書館,所推薦或提供之新書、期刊等科學性書刊之閱讀。最近坊間的新書也多以傾向簡易的文章顯現,讓小學生也能容易理解其內容。然而對新文及新聞仍感到艱難的低年級孩子,則建議應由習慣詞彙用語開始。以圖鑑、故事、歷史漫畫等方式,讓孩子早日接觸文字,並擴大學習的機會。

日本與我國一樣,一般小學的國語教育是以故事解說、心情閱讀為中心,但要成為頂尖者必要的邏輯性思考、論理閱讀更是不容漠視的學習。因此在日本以醫學院為第1志願目標的孩子,縱使國語成績優良,但仍必須具有其來自家庭家長督促的支援,才比較可能孕育更佳機會的閱讀習慣。因此在家庭中提供孩子容易閱讀的環境,或督促孩子閱讀社論及新聞內容後,「提出內容要點」並一起討論,不僅可增進親子關係更能培養增進其閱讀能力。多數成績優良的孩子是來自於家長「正確關心」的「努力」程度,而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是必須由家長的協助開始,引導孩子理解文章、啟發讀書興趣,則自然而然孩子的閱讀能力必定會有所延伸。

資料來源參考整理自:プレジデントFamily 2013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