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科書編寫: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專訪屠炳春教授後抒感

| 詹美華

【文、圖/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詹美華】

豔陽高照下,懷著期待與孺慕之情,我們研究伙伴一行四個人,來到屠炳春教授位於國北教育大學附近的住家,迎接我們的屠老師是高齡93歲、身體硬朗、聲如洪鐘,而和藹可親的長者,帶引我們到客廳旁的方桌上,桌上已備好手寫稿、各式資料、紙筆、放大鏡和老花眼鏡,開始井然有序地要接受我們的口述訪談。然,此情此景,與其說是要「訪談」屠老師,不如說是屠老師已準備好要對我們這群學生「開課」了!

 

對於曾「縱橫教科書沙場」四十年(民國四○至七○年代)的屠老師而言,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國小社會科實驗課程的參與、教育部國小社會課程標準的起草、國立編譯館國小社會教科書的編撰等,這些重要戰役,老師無一役不與,而且都被賦予「專家執筆」的重要角色,特別是在歷史部分。因為社會科是由公民、歷史、地理三者所組成,在合科課程的架構設計和教材的選擇組織上,屠老師屢見新猷,指出歷史教材的編撰,不應只是中華民族戰爭史,而應該是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四大支柱;其次,不宜再以編年史的傳統來撰寫,而應該採取記事本末體,因事名篇,再用時間貫穿起來。而對於社會科中有關史地的整合方式,屠老師指出要有一個「經緯」原則,即以歷史為經、地理為緯(縱剖式),或是以地理為經、歷史為緯(橫斷式)。要言之,社會科課程發展與設計在屠老師發凡創例下,有三個特色:1)以問題為中心—概念涵攝史實,史實詮釋概念;2)大單元的設計結構—以年代順序為經,文化發展為緯;3)圖文配合另附大事圖表—每幅圖都加上啟發性的文字說明。

上述社會課程發展模式,歷經五○、六○年代,由國立編譯館依據教育部515764年國民學校/國民小學課程標準所主編的教科書,屠老師稱之「舟山模式」,由學科專家執筆為主;到了七○年代後期,奉教育部指示進行中小學教科書適切合理化,國立編譯館乃採用研發自臺灣省板橋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的社會科實驗教材(68-76年,第一期八年計劃,發展低中年級教材;76-84年,第二期八年計畫,發展高年級教材。兩期計畫俱規劃實驗教學),取代原有的「舟山模式」,屠老師稱之「板橋模式」,在此模式,專家是坐而論道,由小學老師及研習會研究員共同執筆。另外,曾於民國74年由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指導委員會發展的國小社會課程,屠老師稱之「南海模式」。而近幾年,本院為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施而建置K-12中小學一貫課程體系,包括課程發展建議書、課程體系指引、階段課程綱要,及相關支持系統等,屠老師稱這個現在進行式為「三峽模式」。

就社會科課程而言,地理所以明瞭生活環境,公民所以明白做人道理,而歷史,所以探求現狀淵源;然歷史教育,特別是在臺灣政治解嚴之前,往往被賦予教導學生認識民族傳統的精神、啟發復興國家責任的自覺。迨解嚴之後,中小學歷史教育和教科書,更面臨許多嚴峻的考驗。屠老師指出,民國79年謝長廷委員在立法院專案質詢中,認為當時「小學教科書內容的意識型態,充滿領袖崇拜,大中國,漢族沙文主義,性別歧視,非友即敵的不當觀念」,以及「各級歷史教育中,忽略臺灣史甚至扭曲臺灣史」等,為此,屠老師乃撰「社會科課程的理念—讀立法院謝委員長廷質詢文抒感」一文,指出國小社會科的課程設計與教材內涵,係基於立足臺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教材內容並沒有狹隘的地域意識所形成的族群疏離、仇恨情節;撰寫歷史人物,也是用一分證據說一分話,顯現歷史的真相,以達神交萬古、見賢思齊的認同作用等等,來表達其對質詢文一事就理論證、語重心長的立場。而在訪談過程中,述及此事,屠老師表示其編撰教科書凡四十年,實秉持寫史者應具備的「史才、史識、史德」三長以自我期許。

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屠老師認為在中華「儒化」 傳統式微與臺灣「本土化」風起雲湧之際,他順勢在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編審工作交棒了。現在的他,仍然每天閱讀書報,剪輯關心的教育議題 和時事,對於我們的數度到訪,老師總是完備以待,侃侃而談,記憶所繫之處,綴拾串聯皆歷史,俯仰立論皆文章。在臨別贈言裡,老師以 「快樂在何處?」自云:70歲時快樂在吾心;80歲時快樂在哪裡,我就在那裡;90歲時我在哪裡,快樂就在那裡。從獨樂樂,與 人同樂,到無所不樂、與眾樂樂。老師的一言一語,如空谷足音,迴盪在時間的長廊裡,縈繞在我們思古幽情的感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