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歷史教材議題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討會側記(五)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專案助理 吳宣豫、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詹美華】

【圖/教科書發展中心 王才銘】

  2014「歷史教材議題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討會系列報導,本期為「宗教的理解與互動」發表場次的側記。

超越歷史課程的跨文化宗教理解

  根據2012年「全球宗教景觀」調查報告顯示,全世界約73%的人口居住在有宗教信仰的國家,臺灣作為尊重多元宗教發展的國家之一,任何合法登記的宗教皆可宣傳教義、吸納信徒或成立宗教性社團。雖然,宗教在人類歷史生活與社會文化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宗教始終徘徊在臺灣中小學正式課程門外,宗教教材只是歷史課程中眾多課題之一。深入探究,多與「主張教育與宗教必要分離、維持教育中立」,或對宗教的想像過於狹隘等原因有關,然而對照今日因宗教和政治、社會等問題,引發諸如2001911事件或近期伊斯蘭國(ISIS)等國際衝突事件,臺灣已難自外於全球脈絡體系,為避免因長期累積的刻板印象、偏見或宗教想像的誤解所造成的對立,實有重新思考宗教於歷史課程定位及書寫的必要。

  本院何思瞇副研究員以〈關於中學歷史課程裡宗教教材的幾個想法〉一文為本場次引言,針對諸國現行歷史教科書中的宗教內容進行檢視,發現即便歐美國家保留政教分離與宗教自由等原則,但也開始益發強調「跨文化理解」素養的建立。例如德國小學社會科教材中介紹「宗教與哲學」主題,並將多元宗教、族群題材納入學校課程綱要;英國中小學的宗教教科書及教學大綱與指南,規定除了基督教為必修科目外,尚需另擇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或錫克教為選修,了解各宗教間的共同性與差異性;美國亦發起「面對信仰計畫」(Face to Faith)支持中學社會科教師參與多元、多樣性的宗教課題教材教法設計。

  歷史課程中融入跨文化理解的概念,目的為培養學生從對方角度、立場觀察理解比較文化的異同,擁抱文化差異的美感,「移情的理解」有助於教科書及教學避免陷入單一或主流意識形態的敘事。從和平教育的觀點著眼,跨文化理解是一種衝突預防,讓學生了解每一種宗教各有其價值觀和信念,教導學生在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間尋求平衡及和平對話的可能性。

從課本敘事角度歸納三類易引發爭議的宗教教材

  宗教涉及個人看待世界的思維模式與價值觀,往往成為執教者的難題。高雄中學陳培文老師在〈宗教與和平──以和平教育觀點反思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宗教課題的敘事角度〉一文,率先指出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關於宗教課題敘事角度可能引發的爭議,包括「各宗教的形成與原始教義」、「受政權撻伐的宗教」與「宗教與宗教的關係」等三類題材,衍生的討論是:教科書中所抽繹出的基本教義是否能讓學生理解該宗教的核心價值?陳述是否與事實相符?由既有政權的敘事角度詮釋宗教團體是否流於單一觀點?以及在不同宗教衝突敘事描述裡卻採取特定宗教觀點等問題。她舉某版本第三冊關於「耶穌被猶太人出賣」的內容與聖經中的記載不符,亦缺乏相關的解釋。而另一版本第四冊關於「以色列建國」的主題幾乎全由以色列人的立場敘事,缺乏巴勒斯坦人的行動脈絡與視角。陳老師建議,除了留意上述問題外,關於宗教衝突亦需提供不同觀點的史料供學生解讀,建立學生理解多元立場的能力,但她也坦言高中歷史內容極廣,若要教師有充足時間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勢必得減少教材份量,選出有意義的主題讓學生做少而精的學習。

從十字軍議題設計反思歷史敘事與思維培養的重要

  有別於臺灣教科書的敘寫方式,一本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以「十字軍抑或入侵者?」(Crusaders or Invaders?)為題,吸引臺北北一女中張百廷、陳惠珠兩位老師的好奇與探索,他們透過國內外共七個版本教材的比較,發表了〈十字軍東征?─基督教與伊斯蘭教衝突之探討〉一文,指出臺灣三個版本教材都用「十字軍東征」當作標題,未考量到其背後所可能隱含的宗教立場(基督教中心史觀),而關於十字軍運動的原因、過程和影響,所有教材也大同小異,僅將十字軍置於歐洲中世紀的歷史脈絡中(歐洲中心論)理解,缺乏來自伊斯蘭文明的立場。

  相較之下,他們發現四本英國歷史教科書,不同版本其史觀各異,當中值得臺灣教科書借鏡的:一、資料與問題的設計。自1980年代以來,英國教科書即以「問號」作為歷史學習的起點,課文的標題常是問號,對於有爭議的歷史議題,設計有許多問題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二、穆斯林的介紹。英國歷史教科書對於穆斯林的介紹頗豐,也引用當時穆斯林所留下的圖像與文字資料來認識十字軍。三、正反並陳的評價。對於十字軍軍事行動的描述多以第一次十字軍行動為主,並提及十字軍進入耶路撒冷之後的屠殺行動,也帶領學生質問:耶路撒冷是誰的聖地?

  對照臺灣各版本教材書寫的高度相似性,英國教科書從架構至行文、時間的表述(西元紀元與伊斯蘭紀元)等皆透過基督徒與穆斯林的史料來豐富歷史事件的解讀,更用問號來提醒學生思考是否有多重詮釋的存在。張老師特別提醒,歷史「本來就是一個可能沒有標準答案的東西,也不是只有一個版本的故事」,當故事背後藏有宗教或民族情感時,在講述及書寫都更需謹慎以對。

太平天國事件的書寫可能帶來學生對基督教的誤解與刻板印象

  在〈以基督之名、行天國之實-太平天國之基督教義在高中歷史教學的理解與探討〉一文中,桃園壽山高中王偲宇老師指出,現行教科書的書寫與教師講述,常無形中造成許多學生在學習太平天國事件時產生對「基督教」的誤解與刻板印象,視洪秀全的「拜上帝會」等於中國的「基督教」。在深入研究相關史料後,他認為許多基督教基本教義名詞與核心價值在洪秀全的「拜上帝會」中遭到有目的的曲解與利用,將之與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地方民間信仰做結合,以實現其統治理想。而當時西方傳教士本來想透過太平天國打開中國傳教大門,最終卻為了教義問題,與太平天國進行多次論辯,演變成互不相讓的局面。整個太平天國事件反映出,基督教在進入中國文化時產生「本色化」的問題(indigenization,本色化指19世纪末期開始,由於西方列强與中國簽訂許多不平等條約,致教案不斷發生,促使中國基督教徒決心擺脫外國宣傳機構的控制,自立教會),在中國民間信仰與文化倫理傳統間進行取捨,實需更多的溝通與對話。對於這段教材的教學,需要特別釐清不同時期、地區的宗教信仰及其價值觀,避免讓學生因學習時間的壓縮、脈絡的不清楚而產生對這段歷史的誤解、偏見或刻板印象。

  對本計畫研究成果關注者,可參考網站http://tpestudygroup.naer.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