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環境」美感教育課程實驗發表—以北政國中與枋寮國小為例

【文/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吳長諭】

【圖/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林怡彤、本院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卜奕誠】

  校園是同學求學期間重要的生活場域,也是周圍鄰里居民的社區活動範圍,同學在校園中除了上課之外,跑步、打球、玩耍、聊天、休息等也是構成學生校園生活的常態,因此校園對我們而言不只是硬體設備,更是美感實踐的空間。而生活包含了上課與下課後的時間,人、時間、空間不就是我們的生活世界,我們看世界發生的事情,總覺得一切是理所當然地發生,其實過程中,有其複合因素使然,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時間因素等交互複合的因素,但空間是大家經常忽略的部分,因為空間好像是靜止的,看不到空間對所有事情的影響。國家教育研究院─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生活與環境」計畫團隊於104年、106年分別於新竹縣新埔鎮枋寮國小、臺北市文山區北政國中圍繞著同學日常生活的校園環境與自身的關係,進行美感教育實驗教學計畫。

  104年3月適逢新竹縣新埔鎮的枋寮國小校舍拆除重建期間,經計畫團隊初步與教師座談後,啟動了一系列帶領大家認識校園環境的「參與式」行動課程,課程包含「啟動」認識校園中的植物、空間,並藉由校園大地圖讓全校一起「發現」對於校園環境喜歡的、不喜歡的之處,一起「發想」要如何改造校園環境,經多次討論與修正後,「發展」出可執行的方案,最後於畢業典禮上正式「發表」。計畫團隊陪伴全校師生建構「校園的公共環境營造應該由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理想與實際行動!在這樣的歷程裡,經驗了「生活與環境」計畫主持人喻肇青老師的理念,用「參與式設計」將「空間」、「時間」、「人」同時邀回來,喻老師也強調「空間」不只是設計的「對象」,而是「置身其中」的場域。

  106年2月「生活與環境」計畫團隊進入了臺北市文山區的北政國中,從參與、陪伴、互動到實作,一開始從觀課、參與共同備課、議課,認識了各個領域教師們對於教學的想法與理念之後,開始邀請對美感有興趣且願意擔任美感種子教師的教師們,規劃一整學年的「美感五元素」實驗課程,上學期包含「和諧、靜/淨/敬、慢、韻律、多元差異的善意對話」,藉由理念引導、實際體驗與感受校園環境,最後針對美感元素發表與分享。下學期從改善校園環境的對話開始,討論過程中包含感受希望改善的「日月亭」、繪製心智圖、認識植物,歸納出大家的意見,並將意見統整後實作。經過了表達、討論、辨析的歷程,認識了校園中的植物,同學因而對「如何清理環境」有了不一樣的想法,實踐了「多元差異的善意對話、靜/淨/敬、和諧」的美感元素。參與過程的第一步就是聆聽、觀察,讓使用者發聲,重視互動,但是如何從不同的聲音中發現共同的與差異的問題,是「參與式設計」的重要關鍵,如此才能在一開始以使用者為主體,看見了「人」。本課程實驗方案亦為素養導向之教學模組,提供各校實踐十二年國教課綱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