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歷史課堂教歷史閱讀之問題及因應

教科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李涵鈺

  本團隊以「像史家一般閱讀」(Reading like a historian: Teaching literacy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s)為基礎共研發出9個教學設計案例,雖名為「像史家一般閱讀」(RLH),然如Wineburg等人所言,其重點不在培養學生成為歷史學家,而是在識讀(literacy),重視歷史的聽、說、讀、寫等能力,因歷史以書面文本居多,因此更著重歷史閱讀能力的培養。其教學取徑,側重帶領學生學習歷史學者探究歷史問題的方法,從閱讀與分析資料中,探究史源、尋找支持論點的證據、思索用字,進行推斷和詮釋,並書寫自己的觀點,此與十二年國教歷史領綱所訴求的略有相符。

  本團隊為使教學設計案例更吻合學生學習需求及貼近課堂實務狀況,每個案例擇一堂課在其所任教的高中歷史課堂實施,藉由試教,團隊參與成員進班觀、議課,提供建議,進而微調修正教案。在觀議課歷程中,筆者發現這種重視歷史思維、歷史識讀能力的培養,在現行歷史課堂很難有所發揮,希冀透過研析教學歷程中所呈顯的現況及問題,思索後續歷史教學之因應。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對參與團隊的10位高中歷史教師進行個別深度訪談,完成試教後再進行3次焦點團體訪談,並蒐集10位教師的實作後記,輔以觀、議課紀錄等資料進行分析。初步發現在教學歷程中遭遇到的問題有:一、現行課綱規範下,有既定授課進度與時間壓力,難以進行文本閱讀及思辨探究之教學。二、學生對於史料閱讀、思考探究的學習方式接受度不高,不那麼耐煩材料閱讀、思考、書寫。三、學生閱讀能力與歷史程度有待提升。四、教師習於趕課及講述教學,直接或間接主導閱讀的結果。五、考試測驗影響學習意願,包括平時小考、段考,尚未特別重視歷史讀寫能力之評量。

  歷史教學因應方式,包括:一、預備歷史背景知識:透過基礎知識幫助學生閱讀,而透過閱讀,可學會知識,也有助深度閱讀。二、培養一般性閱讀能力:講解課本或史料中的字義或意境,及針對難字及特定詞彙進行解釋。三、教導歷史閱讀能力:閱讀不同立場或觀點的材料,學習並練習探究史源、回到文本的時空脈絡、交叉檢視及衡酌不同論述。四、拿捏閱讀的時間、份量與難度:資料龐雜容易失焦,適度裁減閱讀內容;針對專有名詞增加註解,有助學生閱讀理解。五、教師帶領示範歷史閱讀技巧:教師將自己的思維歷程說出來,甚至示範可能也會有思考錯誤之時。

  在課綱改革下,著重歷史閱讀之教學模式或許有施展之著力點,建議教師除關照歷史知識面,亦需指導學生歷史閱讀方式,並以認知學徒制及放聲思考進行練習,學生較能習得歷史閱讀之技藝及思考方式。


資料來源

宋家復、詹美華、李涵鈺(2017)。以歷史閱讀素養為本的高中歷史教學設計與實施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個別型研究計畫案成果報告(NAER-105-24-G-2-02-00-2-07)。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李涵鈺、宋家復(2016)。教科書評論:像史家一般閱讀──在中學歷史課堂裡教讀寫素養。教科書研究,9(2),16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