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應用於教科書研究:以統編本國中公民教科書發展史為例

【教科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朱美珍】

  教科書開放後,國內的教科書研究蔚然成風,研究重點從解嚴前後教科書意識型態的批判、教科書內容與議題的分析,到九年一貫課程一綱多本政策的探討、編審制度與市場化問題的分析等,這些研究成果雖然在各個時期裡豐富教科書的內涵,也促使教科書在政策、制度、課程內涵上逐漸改善,但國內唯獨欠缺教科書發展史的系統性縱貫研究,以致我們對於教科書究竟走過哪些歷程,留下哪些意義,缺乏清晰的認識。

  過往對教科書內容或制度層面的探討多以內容分析法、調查法進行,近年來亦引進論述分析,然這些方法多侷限於教科書文本分析與意義推論,卻無法從中獲知當時教科書編審者對教材內容編選所考量因素,以及教科書知識的生產與當時歷史脈絡、社會背景之間的關聯性。隨著課程史研究的興起,敘事探究、傳記研究逐漸受到注意,也顯露生命史或口述歷史在課程研究上的價值,因為藉由課程關鍵人物的生命故事,可以提供洞見來探討課程是如何被改革的,以及改革過程受到哪些結構因素的影響,此不僅可以管窺課程演變的歷史,也能提供具有個人情感與溫度的史料,或失散、隱蔽的歷程性資料。口述歷史對教科書研究而言,不失為一個可能解決的途徑。

  本研究以統編時期1952年到2001年國中公民教科書的課程發展與演變為例,探討教科書知識是怎樣選擇、分配?課程怎麼組織、布局?這些知識又如何被認知、傳遞?編審者如何溝通、建構這些知識?等知識論問題,主要採口述歷史方法,訪談當時實地參與過國中公民教科書編審委員及國立編譯館主辦教科書決策的人員,希望藉由他們親身的觀察、體會及感受,帶領我們去理解當時研發教科書的課程樣貌與遭遇困境,期能詮釋這段統編本國中公民教科書的課程發展史。

  從研究成果中,我們不僅看到教科書關鍵人物在微觀層次協商教科書的合法知識,也揭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過程性資料,細膩呈顯出教科書發展歷程的動態性,例如:戒嚴時期的公民教科書就是威權政治體制下的產物,以符應當時政府推行加強民族精神及反共抗俄愛國教育的國家政策。

  又如,教科書編者心中秉持的編書信念及使命感,成為他們撰寫教材和內容選材的依循。將符應國家政策及政治局勢的論述合理化約成為撰寫教科書的理念,承擔解嚴前後教科書脫胎換骨的重責大任。解嚴後,民主自由思潮東進,教科書編者突破課程標準的窠臼與限制,引領翻譯公民教育理論譯著、進行焦點座談及問卷調查師生對公民教科書的意見,他們體認到新時代來臨,公民教育必須改弦易轍,重新賦予教科書新的理論基礎和選材依循。在此同時,難能可貴的是,國立編譯館作了調整編審委員會組織的重要決策,讓教材研編從由學科專家獨力編寫,轉換成結合現場老師和學科專家共組「研發小組」來完成,不僅讓現場老師得以將教學經驗與心得,奉獻於教材內容編寫的合宜度上,學者也願意敞開胸襟,放下「專家」的身段,傾聽接納來自教學現場的意見,讓教科書編寫更符合學用,此說明了教科書是一本嘔心瀝血的集體創作,有別於一般學術論著之書寫,自此也開啟教科書由「編制」走向「研究、發展」的轉型契機。

  上述種種,透過口述歷史研究,可以讓我們理解到教科書知識的生產是鑲嵌在大時代政治社會脈絡之中,而教科書編者自身的經驗、感受、信念也緊密關係著教科書知識產出的選材與形式。這些微觀的教科書動態發展歷程,已超脫冰冷的文獻紙堆,找到人的生命溫度,進而豐富了教科書研究成果,這正是口述歷史為何應用到教科書研究,呈顯其價值之處。


資料來源

朱美珍(2016)。威權體制下,探究解嚴前臺灣初 (國)中公民教科書之發展。中等教育季刊,67(2),83-100。

朱美珍、鄧毓浩、黃欣柔(2016)。威權洪流下的民主波濤:國中公民教科書五十年課程觀之蛻變。載於周淑卿、歐用生、楊國揚(主編),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課程觀的演變:口述史的研究(pp.239-273)。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