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面對多元文化教育之挑戰及主要作為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阮孝齊】

壹、前言

  多元文化是後現代思潮之一,從單一性轉向多樣性,從整體性轉向多元差異的探討,多元文化教育源於美國之族群研究,其後探討追尋之目標層次由族群議題,延伸至性別、階級、宗教、地域、語言、及身心障礙等不同文化的群體,取代了同化政策的單一視角。

  教育部於2014年11月28日發布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其基本理念之一,即為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課程目標之一,期許學生能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追求社會正義;在具備三大面向和九大項目的「核心素養」,其「社會參與」面向之第3項揭示「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此一核心素養的內涵:「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代脈動與社會需要,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教育部,2017)。

  面對日益複雜的社會結構,需要教育的作為,方能因應學校場域的衝突,發揮教育的功能。目前世界各國皆面臨多元文化教育的挑戰,原因為移民的增加、以及學生在族群問題持續的不平等、甚至是暴力事件的發生等。同時各國也因應相關問題,提出許多策略,試圖發展更為包容的校園及課程,本文整理各國相關作法,提供參考。

貳、世界各國面臨多元文化教育之挑戰

一、移民及文化多元性增加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目前世界各國的移民學生都呈現增加的趨勢。在瑞典,學校系統目前面臨學校隔離和學校管理的問題,需要打破學校種族及社經地位區域差異的隔離(駐瑞典代表處教育組,2018)。

  在韓國,多元文化家庭孩童人數的近來迅速的增加,呈現出了社會種族文化的多樣化,據統計資料顯示,全韓國18歲以下多元文化家庭背景的人數,從2006年的25,000人,增長到2015年的200,000人,增加的幅度驚人(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

  美國的多元文化環境在西岸受到矚目,在加州,全州只有不到5%的公立學校提供多語教學,但移民子弟卻愈形增加,目前加州有140萬英語非母語的學齡學生,80%是只會西班牙語(駐洛杉磯辦事處教育組,2016)。最令人憂心的是非裔及拉丁裔學生在高等教育在學率及完成率與其他種族間懸殊的差異。研究顯示,亞裔及白人學生高等教育完成率達到68.9%及66.1%,但是拉丁裔及非裔學生僅分別有48.6%及39.5%(駐芝加哥辦事處教育組,2018a)。

二、歧視事件頻傳

  在學校環境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往往受到歧視,因此形成校園的不穩定因子,也違反了教育機會均等的原則。在美國這樣的歧視頻傳,如學生團體表示,哈佛大學在評量亞裔申請學生時,在學術成績與課外活動方面給予高於其他族裔的分數,但是在人格特質,例如親和力、人際吸引力等,給了所有族裔的最低分(駐芝加哥辦事處教育組,2018b)。

  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多元文化辦公室主任Sheree Marlowe在開學的新生簡報便特別解釋所謂「微歧視」是指談話間夾帶不經意的評論、冷落、或挑釁意欲對某些特定對象或邊緣處境的造成傷害的細微行為(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2016)。

  在韓國,依據性別平等及家庭部的資料,多元文化背景家庭的小孩只有53.3%接受高等教育,從小在外國生活,長大之後才來韓國的多元文化家庭的孩子,有高達32.9%的人成為NEET族群的一員(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

  英國民間兒童團體在2010-12年的調查從人口統計反映學校退學處分存在的國籍、民族、性別與家庭背景的差異(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2018a)。

三、校園衝突暴力事件增加

  多元文化的衝突,若未加妥善處理,會進一步成為校園暴力或衝突,進而造成社會動盪。為應對這些邪惡行徑及捍衛歐盟的中心價值,歐盟各會員國的教育部長及歐盟主管教育、文化、青年和體育事務執委Tibor Navracsics早於2015年3月已共同聯署倡議《巴黎宣言》,希望推動歐盟合作提倡民主價值觀、基本權利、社會包容、反歧視及積極的公民意識,以確保青少年具有社會化、公民和跨文化的能力(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教育組,2016)。

  康乃狄克大學臨床心理學家Monnica Williams認為,維吉尼亞大學白人至上主義者之聚集可被視為一種恐怖行動,她表示,倘若維吉尼亞大學行政單位無法了解此類極端份子帶給有色人種學生的威脅,並制定強而有力的反種族歧視政策,則「有色人種將繼續感到被邊緣化、權力被剝奪」(駐舊金山辦事處教育組,2017)。

參、各國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作為

一、提供生活協助鼓勵學生入學

  對於不利族群而言,直接而實際的協助在於提供生活補助。如瑞典以擴增及新建學校大樓為誘因,建議學校,招收不同背景的學生,以豐富學校學生多元文化,趁機打破學校種族及社經地位區域性的隔離現狀(駐瑞典代表處教育組,2018)。

  韓國政府發表的「幼兒教育改革方案」,主要目的是大幅減輕家長的負擔,使低收入戶家庭的孩子們不論在哪裡,都能在所希望的教育機關下接受教育。而這個方案也包含了平等幼兒教育,讓多元文化(新住民)家庭與特殊幼兒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不受到歧視(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18)。

  香港浸會大學宣布,為推廣共融校園和鼓勵學生接觸多元文化,將推出「南亞及東南亞少數族裔傑出學生入學獎學金」,供入讀學士課程的傑出少數族裔學生申請。該校輔導長鄧裕南表示,現時少數族裔學生升讀大學比例偏低,獎學金可使他們在毋須擔心經濟情况下升讀大學,發揮潛能貢獻社會(駐香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7)。

二、加強教師多元文化認知

  從教師的認知以及作為著手,可以對於提供平等的教育環境,做出顯著的改變。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為強化學習英語學生的學習成效,州教育委員會於2018年6月適用新法,要求國小數學、科學、社會以及英語課教師同意完成「多元文化及語言教育(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訓練或專業發展。未來「英語學習者專業發展」之教師將選擇核可之「英語學習者」課程、發給可供更新教師證照的專業發展課程證明書。學區、教育服務合作委員會(Board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al Services)、特許學校以及其他專業發展課程開課單位將可向科羅拉多州教育廳(Colorad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申請核可課程,核可之「英語學習者專業發展」課程將列於網站供查詢。參加學校師資訓練課程之教師可向科羅拉多教育廳提出證明其將結合90小時課程/實習時數以符合該項規定(駐休士頓辦事處教育組,2019)。

  2009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育研究院(UCL  Institute  ofEducation)「猶太人大屠殺教育中心」發表第一份大型研究計畫成果,總計有2,000位來自英格蘭的中學教師參與問卷調查,70位教師參與深度訪談,調查結果發現,教師面臨的主要挑戰包含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專業知識不足;教師傾向從加害者的角度敘說歷史,而非受害者;缺少對戰前猶太人生活的描述及受害者對種族大屠殺的回應;缺乏對猶太人大屠殺發生後的處理情形與釐清該議題對當代英國的重要性。因此,英國教育部持續補助「猶太人大屠殺教育中心」,希冀該中心能提供優質的教師訓練,不只是針對歷史教師,也包含宗教教育、英語、公民與「人際、社會、健康與經濟」等課程教師,因為教育委員會成員認為此議題必須透過跨領域教學,甚至延伸至其他國家種族大屠殺的議題與人權教育,甚至成為學校教導學生「英國價值」的基礎,才有成功的可能(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2018b)。

  在瑞典,學校署除找出需改善的三項問題外,也藉由採訪地方教育局及私立學校主管、校長及學校行政主管等,歸納出10點提供改善學校的措施,包含利用補助性資源分配,提供需要教學協助的學校(例如:課後教學、延長課時等),以抑制隔離效應繼續擴大;並運用教師職級升等,吸引教學經驗豐富教師到具亟需教師資源及教學挑戰的學校任教(駐瑞典代表處教育組,2018)。

三、充實多元文化經費人力

  建構一個對所有學生安全的校園環境,是實踐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標,而這需要更多經費及人力。威斯康新大學麥迪遜校區(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2016年度推出為1,000位新生規劃的領航計畫(Pilot Program),將編列$150,000至$200,000美元推動各項提高學生尊重多元及重視校園文化的各項作法(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2016)。

  德國聯邦家庭、老年、婦女與青年部於2018年3月1日啟動校園反罷凌行動,以支持中小學校園消弭因宗教信仰差異而引起的仇恨態度與暴力行為。今年已編列2000萬歐元的預算運用於此計畫,將有經費選送170位反霸凌專家進到面臨這類問題的學校去(駐德國代表處教育組,2018)。

四、發展融入式主題課程

  至於最普遍的實施方式,即為將多元文化教育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例如美國實施的包容式教學,要求嚴謹地檢視課程內容、課程準備及安排。課程設計,包含閱讀清單、衡量方式及課堂活動,是否按照多元文化的背景及觀點佈置。包容式教學要求教職員及學生持續實踐對成見的識別能力,並體認到我們現在的文化環境充滿了各種不平等及權力不平衡。要削弱課堂的不平等及權力不平衡,可以藉由有意識地透過教學營造歸屬感來達成。讓學生在積極地參與討論,當他們感覺到與同學間的連結,學生學習表現更好。由此可知正面課堂氣氛營造的重要性(駐芝加哥辦事處教育組,2018a)。

  法國總統於2017年4月24日宣布設立「種族滅絕事件校園研習週」,鼓勵全國高、國中及小學在這週內進行有關種族滅絕、違反人類罪行和屠殺事件的省思與研究。4月24日是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紀念日,歐蘭德總統表示,選擇以這天作為每年研習週的開始,可促進學童通過這起歷史事件,對極端暴力行為進行反思。「種族屠殺事件校園研習週」的活動設計包括邀請學者或事件證人到課堂與學生對談、研究中心參訪、執行跨學科計畫等(駐法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

  在德國,民主及政治教育在巴伐利亞邦的國小至高中校園擁有非常明確的地位,並且也明文載入巴伐利亞邦憲法的第131條,而它的實踐不僅在課堂教學呈現,同時也表現在學校的日常生活。巴伐利亞邦的政治教育工作由合格的專業教師於適當的科目進行,教師們並根據「波依特爾斯巴赫共識」(BeutelsbacherKonsens)不得限制學生的自由言論意見,教師在課堂必須針對政治學最新的議題提出相關資訊,並引導學生對此進行討論。教師們必須在授課時不受自身政黨歸屬影響而進行立場中立的教學。以小組活動進行政治教育能夠使學校教學更為活潑生動,巴伐利亞教綱針對此類活動設計提供足夠的自由空間,使教師不僅能針對最基本的主題,也能對最新社會動態或政治議題進行小組活動教學(駐德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

  在澳洲,藝術教育課綱指出「媒體藝術」教育旨在讓學生使用資訊技術媒體探索創造力,創作與詮釋關於人、思想及世界的故事。學生運用感官、想像力與智力透過媒體藝術作品,回應當代多元文化、社會及集體組織的傳播實踐(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教育組,2018)。

  在越南,總理已批准「在越南教育系統實施人權課程」專案。國民教育系統的人權教育課程將被具體分級,需包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課程、教學材料。學前教育的人權教學內容為自己和別人的權利及本分與各種基本因素;對於小學生是關於人權原則和價值的各種基本知識(平等、寬容、尊重多元的)與那些已經被國際法律和越南法律規定的兒童人權。對於中學生是高級的人權原則和價值的各種基本知識(駐越南代表處教育組,2018)。

五、建立國際理解課程內涵

  多元文化教育需要透過對於其他國家級文化更多的了解,才能夠獲得對話的基礎。在加拿大,卑詩省國際貿易、亞太策略及多元文化廳廳長Teresa Wat最近代表教育廳宣布,與加拿大亞太基金會(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合作,將亞太地區各國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與社會現況等相關素材,融入全省6至12年級社會及歷史學科,讓中學生逐漸深入了解亞太地區。卑詩省將成為全加第一個教授亞太歷史文化課程的省份,其他省份可望陸續跟進(駐溫哥華辦事處教育組,2017)。

  在英國,從瞭解多元社會的角度,許多學者質疑新版課綱忽略黑人與少數族裔地區的歷史,無助於學生瞭解當今英國社會的演進。缺乏其他地區文化歷史的教學內容也無法刺激黑人與少數族裔學生修習歷史的學習動機。雖然新版的歷史課程綱要實施後引起若干爭議,英格蘭教育部仍然相信新版的課程綱要改善了舊有偏狹與窄化教學內容的缺點,給予教師更多的教學空間與自由度去啟發學生對於歷史的學習動機,並確保學生有系統的修習到基本且重要的歷史(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

六、深化多元族群生涯發展輔導

  為解決多元文化背景學生職涯發展問題,韓國兩性平等部從2016年開始在全國各地的多元文化家庭協助中心(Multiracial  Family Support Centers),透過性向測驗提供各種生涯協助規劃方案,職業訓練及職涯規劃是重點項目。其他的如課外活動、志工服務、領袖營,乃至於以增進親子關係的項目如親子關係諮詢、親子教室及親子活動營等等,甚至還有對多元文化背景家庭小孩的心理諮詢等等從小就開始輔導的服務,均獲得很好的成果。由於多元文化家庭協助中心的成效良好,兩性平等部決定增設中心的數量,由2016年的81所,預計增加到2017年度的107所(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

  在加拿大,聯邦就業和勞工部長Patty Hajdu宣布,2018年「加拿大暑期打工計畫」(Canada Summer Job Program)正式啟動。這是聯邦政府推動「青少年就業策略」(Youth Employment Strategy)項目之一,主要是為15至30歲的全職學生增加暑期工作機會,將優先提供給僱用弱勢青年,如新移民、難民、原住民,殘疾青少年和少數族裔的業主(駐溫哥華辦事處教育組,2018)。


參考文獻

教育部(2017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發布版。臺北:教育部。

駐休士頓辦事處教育組(2019)。科羅拉多州教師執照更新加入新規定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63

駐法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反思極端主義,法國設立種族滅絕事件校園研習週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25

駐芝加哥辦事處教育組(2018a)。包容式教學的實例“The Case for Inclusive Teaching”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53

駐芝加哥辦事處教育組(2018b)。哈佛大學被指控對亞裔申請人人格特質評分偏低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53

駐洛杉磯辦事處教育組(2016)。加州公立中小學可望恢復雙語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12

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英格蘭中小學實施新歷史課綱引起的爭議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18

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2018a)。國際兒童權利公約在英國的實踐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50

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2018b)。英格蘭探討猶太人屠殺教育議題簡介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54

駐香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7)。港浸大2017學年起設少數族裔獎學金,吸引南亞及東南亞少數族裔學生升學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17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2016)。美國大學新生訓練重視微歧視(microaggressions)預防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09

駐越南代表處教育組(2018)。越南各級學校將實施人權課程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42

駐溫哥華辦事處教育組(2017)。加拿大卑詩省中學生將學習亞太文史課程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23

駐溫哥華辦事處教育組(2018)。加拿大政府為年輕學生提供暑期打工就業機會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51

駐瑞典代表處教育組(2018)。瑞典中小學教育當前核心問題及改善措施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56

駐德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德國巴伐利亞邦將校園視為民主教育的堅固堡壘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17

駐德國代表處教育組(2018)。德國家庭部選送170名霸凌反制專家進入校園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55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教育組(2016)。歐盟推教育政策,盼消除極端主義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98

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教育組(2018)。澳洲媒體藝術教育課綱與資源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48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韓政府加強多元文化青年生涯輔導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26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18)。韓國政府將無償教育方式改編為快樂學習方式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43

駐舊金山辦事處教育組(2017)。夏洛特鎮事件後維大策略協助受創學生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34


【全文請下載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