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育教學策略簡介

| 許民忠

【文/制度與政策組副研究員 許民忠】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於1960年代之族群研究運動,涉及族群、階級、性別、宗教、語言、特殊性等層面的議題。多元文化教育值基於平等、自由、正義、尊嚴等概念,希望透過學校及教育機構,提供學生不同文化團體的歷史、文化及貢獻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瞭解與認同自己的文化,並能欣賞及尊重他人的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對於文化不利地位的學生亦提供適性及補救教學的機會,以協助學生發展積極的自我概念。在課堂教學,常見之多元文化教育教學策略,可歸納為以下幾項,供教師參考:

1、創造文化尊重的教室學習氣氛:教師要能創造出以學生為中心、具文化涵養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歸屬及受到肯定的感覺,學生才不致排斥各學科的學習。

2、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師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也直接影響學習與班級的管理,許多研究記載教師與某些種族學生負面的互動,如有色人種在課業上不如白人受到高度期待。教師低度期待也衍生許多課堂現象:對某些學生避免點名、位置安排較遠、課業要求較少、減短其回答的時間。

3、小型演講:適度使用演講策略可建構學生多元文化的先備知識,建立教材內容與學生背景之間的關聯性,當然好的演講方式還必須能利用圖像、舉例具體說明要點,加深學生的瞭解。

4、合作學習:能符合大多數學生學習的風格,在分組上,考慮學生文化背景之不同,可作異質性安排,通常每組安排二位不同族群背景的學生,也讓弱勢學生有指導優勢學生的機會,擺脫傳統上優勢學生指導弱勢學生的機會。

5、戲劇模擬或角色扮演:此策略能導引學生使用想像力,能作視覺思考,將資訊情境化後,模擬演出,亦頗能符合動覺學習者的需要,提供整體性學習的經驗。

6、討論式教學法:課堂討論,可以學習到多元價值的觀念,對不合理的說法提出批判與澄清。此策略有賴經驗豐富的教師引導,教師需事前做好準備工作,瞭解討論的目的何在。

7、提問策略:多元文化教育強調要發展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學習如何整合資訊與背景知識,充分表達看法,其重點不在於結果(答案),而在於答案的思考過程。

參考文獻:許民忠 (2010)。普通高級中學課程重要議題現況與展望-多元文化教育議題現況與展望。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成果報告(NAER-98-12-C-1-01-03-1-03)。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