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妙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年輕族群的失業引發「茉莉花革命」,未來經濟的不確定性,大學生的就職(業)問題帶給社會的衝擊已超越想像。少子化的趨勢,更擴大未來勞動力不足的嚴重性。處於青黃不接的時代,如何賦予年輕人一個發展空間,更是審慎思考的必要課題。大學生的就職率普遍低迷的現象,已不是單一國家的困擾,幾乎是世界共同的問題,當然臺灣也無法置身其外。日本的經濟雖然空轉近二十年,但因其對青年畢業生的出路有一套完善的就職制度,所以在就業上並未造成國家的負擔。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日本大學生的就職意識也有明顯的變化。因此,依據文部科學省的大學生就職意識調查(2012年3月),簡略整理日本大學生的就職意識觀,以作為臺灣未來思考輔導大學畢業生就業之參考。
日本學生的就職觀中「快樂工作」為30.1%居冠,其次是「希望生活與事業並存」的20.6%。上述兩項自2001年以來便漸受重視。而「服務大眾」的選項則是比去年增加1.8%為19.2%,此選項持續四年增加。主因女學生為中心的增加,不論文科的女學生或理工科的女學生皆期待生活與事業能同時並存的比例高達二成。
處於未來不明朗的經濟情勢中,加上受到人員募集招攬活動縮小的影響,日本大學生志向於大企業的期待亦顯現減少的趨勢,反而期待進入中小企業工作。其中志向於「大企業的絕對優勢」及「適合自己的大企業期待」比去年減少7.2%為36.1%,是2001年以來最低的水準。反觀志向於中小企業者「若能立即發揮能力的中小企業」及「中小企業的優勢」較去年增加8.0%為59.2%,是2001年以來的最高,呈現持續脫離大企業就職的傾向。
現在的日本學生選擇企業的要點是能達成「自己想做的事」的公司比去年增加1.2%為44.5%,而具「工作滿足度的公司」(22.2%)及「優質企業文化」(16.8%)皆有增加的傾向。反之「安定的公司」則有減少的趨勢,由去年的第二降至第三。大企業「安定」、「福利佳」、「薪水高」的形象因志向於大企業者的減少而不被列為選擇的要點。由上述的條件面可知,現在的日本大學生要求「工作上的滿足」及「職場環境的充實」有增加的趨勢。
然而對於不想去的公司以「氣氛灰暗的公司」(43.6%)居冠,「規範過多的公司」(30.1%)次之,「工作內容無趣的公司」(23.1%)等並列前三名,歷年來的順序也未曾變動。此外,連續二年減少「沒有休假的公司」也比去年增加2.0%為19.0%,因此不論男女文理科皆轉為增加。對於就職的希望度則「無論如何先找到工作」比去年減少2.7%為88.2%,這是自2001年以來便呈現緩緩上昇的趨向,以往高度期待立即就職的態度,在今年轉為減少。至於未就職的狀態,有41%是「繼續升學(留學、進研究所)」,其次是「延畢」(27.5%),成為「打工族」則有26.7%。選擇升學者是以理工科為中心居多,但今年不論文理科男女類別皆呈現減少,反觀「延畢」及成為「打工族」則相對增加。
至於希望的職業,文科以投入「營業企畫、營業部門」是持續三年來連續增加。「總務、會計、人事等管理部門」則維持在20%左右。而理工科則以「研究、開發部門」最多,但男女皆比去年減少。此外,文科女子希望就業的種類選擇以「營業企劃、營業部門」較去年增加1.7%増為23.2%居冠。以往雖然「總務、經理、人事等管理部門」是最被期待的志願,但自2011年以來「營業企劃、營業部門」則有增加的趨勢。換言之,由以内勤為中心的管理部門轉向以營業為主的綜合性職種,對現在日本大學生選擇職業的意識而言有逐漸提高的傾向。
資料來源:依據【「2013卒マイナビ大学生就職意識調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