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衷─教育人員之省思與試煉

| 吳木崑

【文 / 國家教育研究院院友會秘書長 吳木崑】

國家教育研究院自35日至427日期間,所辦理的第130期國小校長儲訓班,學員來自新北市、臺中市等14個縣市,人數多達243位。開訓之初,吳清山院長先以「林書豪教我們的十堂課」作為引言,透徹分析林書豪成功的原因及其啟示。接著,他以「校長的十堂課」為題,勉勵儲訓校長:找出最適合經營學校的方式、了解親師生的的想法與需求、具有信心但保持謙遜、隨時不忘吸收新知、品質來自於細節之間、多去鼓勵關心和肯定師生、感恩同仁付出且功勞歸於同仁、說話有重點不囉嗦、違法的事不能做和拼工作也要顧身體等。個人認為,吳院長以其個人歷練和體驗所提出的十堂課,是所有儲訓校長將來成為優質與專業校長必做的功課。

儲訓進入尾聲,個人對於儲訓校長們完全不受現階段社會不安氛圍和教育困境所阻,反而展現無比的教育熱情與執著,堅決投入校長志業,十分感佩。因而動念,東施效顰,乃仿傚吳院長的方式,找到由洪蘭所翻譯的《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A Gift to My ChildrenA Father's Lesson for Life and Investing by Jim Rogers),以其12封信之內容為引言,概述羅傑斯如何將其成功投資、成功人生之經驗與體悟,轉化為給其女兒的12封信,接著,以「我為什麼要當校長?」為題,請大家真實面對自己,深刻省察之後,寫下自己的初衷。個人以為,此校長「初衷」,是其生涯裡不斷的省思與試煉:省思指的是在校長生涯中,必須持續的反省自己做到了多少?還有多少沒有做到?該如何努力?試煉指的是在校長生涯中,面對社會名利的誘惑以及教育內、外在環境的挑戰,能夠堅持多少?我還是不是原來的我?有無違背我的初衷?個人建議大家把此初衷裱掛在自己容易看到的地方,隨時惕勵自己,無時或忘!

我生長在位處海口、土壤貧瘠的雲林縣四湖鄉,是典型靠天吃飯的農家子弟。家裡貧窮,國中畢業時,我的成績非常優異,但卻連參加聯考的報名費用都繳不起,最後是我的國中導師幫我出的錢。家裡無力負擔省中的學費,所以我沒有選擇,要繼續讀書,就只能進入完全是公費的師專就讀。捨棄一流省中、進入師專就讀,當時是因為貧窮,事後卻覺得是因緣;當時是被迫的、別無選擇的,事後卻愛上了這份志業。三年前,我帶著家人回到四湖國中,輾轉找到了當時幫我出聯考報名費的導師,她已經年近古稀,現在住在基隆,對過去她已不復多少記憶,只記得我是在當老師。因為她的熱情而成就了一個願意幫助學生的老師,我把之前她對我的照顧和協助,轉化給我的學生,一點一滴的幫助學生快樂學習和成長。這就是我當老師的初衷,二十幾來年我始終樂在其中,我的人生在這裡找到了方向及目標,我的生命也在這裡得到了安頓。

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在今年411日,應臺灣師範大學之邀,以「為人師,就是要學會欣賞學生心靈的成長」為題發表演說,他一再的強調,當老師一定要有熱情(Passion for teaching)!他認為當老師必須懷有熱情,深入瞭解每位學生的家庭環境和背景,付出真心去關懷學生,才能發揮最好的教學效果。我的國中導師就是曾志朗院士口中具有熱情的老師,如今這樣的典範不能說沒有,然而,老師的熱情不也一樣的是一種省思與試煉!每個人在剛當老師的時候,一定是滿懷理想與熱情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流轉,環境的變遷,社會價值的多元化改變,往日的理想與熱情是否也隨著逐漸流失了呢?

曾志朗院士如今登高一呼,他強調為人師表,莫忘熱情!老師、組長、主任、校長每個人都應該重新回到自己當時擔任老師、組長、主任、校長時的初衷,檢視自己內心深處那份最原初的本心,讓昔日的理想與熱情再度燃放。教育人員唯有不斷的省思、接受試煉、莫忘初衷,才能開創燦爛的教育願景。427日以後,馬上就有243位校長要回到學校,肩負起學校教育的艱鉅任務,這是榮譽,同時也是責任。眼看他們個個精神飽滿,信心十足,相信他們已經做好準備,領航教育、奉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