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估網路資訊的品質

| 邵婉卿

【文 / 編譯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邵婉卿】

在上網已是一種人權的今天,網路資訊已經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資源。隨著資訊數量和種類的大量產出和越來越多樣,資訊發布者的增長速度已無法控制,熟悉的「垃圾進,垃圾出」的電腦咒語最能簡潔地表達這個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資訊可供使用,人們反而越來越難以辨識何為「垃圾」。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資訊可信度的判斷任務,已經從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例如,編輯人員)轉移到資訊的直接使用者(例如,網際網路中任何一位使用者)。這些直接上網的使用者,大多缺乏相關的高階研究任務行為訓練,研究發現「資訊來源的特點」逐漸成為使用者主要的評估指標。

傳統評估資訊是否可信時包含五個標準:準確性、權威性、客觀性、新穎性和涵蓋面,其中至少有四個標準(即除了權威性)從資訊內容本身就可以找到,並不需要知道作者的身分,這在面對網路世界中存在著大量作者未知的資訊時格外有用,但每次的評估資訊任務,始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探索,也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來評估所接到的每一個資訊的可信任程度。

許多學者憂心現在的網路使用者會一味地接受低品質的、不可靠、或不準確的免費線上資訊,但動機不同、任務不同,評估資訊品質的影響結果也會不同。對於重要性低的任務(例如,個人娛樂目的),不良資訊的後果可能有限,而重要性高的任務(例如學校作業的資訊蒐尋)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例如,分數很低)。因此,使用動機也可以作為解釋評估資訊是否可靠的重要因素,而且使用者如果沒有動機時,就沒有必要進行評估。Stvilia等人(2007)發現,大學生主要依靠作者的聲望(如姓名或職稱)以及網站的聲譽來進行資訊的可信度評估,與大學生相反,研究生較注重資訊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大學生比較會選擇符合自己看法的資訊來源,並拒絕那些不符合他們觀點的資訊,他們遇到矛盾的資訊來源時,會要求權威人物如教授,幫助確定來源的權威,而不是自己決定。研究生比較會採用各種標準來評估網站資訊的來源,如檢查網站的網址、評估作者隸屬機構的關係等,甚至覺得加入立場矛盾的資訊來源,會增強他們學術任務的效果。

Rieh2010)則認為評估資訊的可信度,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人類活動,是一種持續和反覆的過程,在各種資訊尋求和使用環境中,人們不斷地在進行關於資訊價值的決定和選擇活動,個人在評估資訊品質時,主要依據的是慣有的信念、現有的知識和先前的經驗等,是一種非常主觀的判斷過程。雖然對象和來源可以用來提供線索使資訊更為可信,個人最終將因為他們的經驗和知識做出不同的資訊評估結果。Rieh發現網站使用者相當注意機構的權威,對學術機構和政府機構給予更大的信任程度,也會考慮作者或資訊提供者的所屬單位,給予專業的權威專家較高的信任(例如教授、醫生和研究人員)。相信身為智庫的國家教育研究院,發布的網路資訊將在網站環境中具有更大的權威性和可信度,這是我們的榮幸,也是我們應當以此為自我勉勵的標竿。


【參考文獻】

Rieh, S.Y. (2010). Credibility and cognitive authority of information. In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3rd. ed., pp. 1337–1344). London, United Kingdom: Taylor & Francis.

Rieh, S. Y., & Danielson, D. R. (2007). Credibility: A multidisciplinary framework. In B. Cronin (Ed.),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41, pp. 307–364). Medford, NJ: Information Today.

Savolainen, R. (2011). Judging the quality and credibility of information in internet discussion forum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2(7), 1243–1256.

Stvilia, B., Gasser, L., Twidale M., B., Smith L. C. (2007). A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8(12), 17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