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認同與全球理解

| 吳清山 院長

【文 / 吳清山 院長】【圖 / 院長室秘書 王令宜】

隨著全球化和科技化的衝擊,對開發中國家影響甚鉅,原有的社會文化逐漸消失,加上自然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深深危及人類和平發展及全球利益。

在整個人類發展過程中,倘若強勢文化兼併弱勢文化,導致弱勢文化被消滅,則在地需求將被全球發展所掩沒,不僅不符合文化多樣性,而且造成戰爭或混亂的根源,就是彼此之間未能體認相互依存性和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不管是社會、經濟、環境或文化發展,都有其共同性和差異性,「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相互欣賞」和「相互容忍」乃成為人類和諧發展最重要的根源。

全球化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的時代潮流,而在全球化過程中,如何保存在地需求和在地特色,實屬一項重要課題;換言之,如何透過研究、教育和訊息流通,增進彼此之理解,縮短在地行動與全球效果之落差,必須加以正視。

國際地理學會(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積極倡導「國際全球理解年」(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Global Understanding ,IYGU)),在201134-5日於德國Weimar城市舉行第一次「國際全球理解年」指導委員會,後經多次開會研商,決議早日提交聯合國大會通過「全球理解年」活動,促進各國更廣泛意義上達成共識,統一行動,協調區域與地方之間的關係,政府與公眾各方的責任,增進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

國際全球理解年的主要目標,在於促進全球理解,讓行動和決定產生永續的結果,以利人類社會永續發展。

其實,不僅是國際地理學會重視人類社會永續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積極倡導「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可說與該學會所主張和訴求有異曲同工之妙。

全球行動和全球思惟需要全球理解,亦即從整體性看待全球的發展,不能以各國本位觀點,追逐各國利益,此將傷害全球共同利益。全球理解應該建立於在地認同基礎上,才能可大可久。

全球化發展,具有全球理解觀點,就會考慮在地認同和特色,亦即:全球化與在地化可以並行不悖,不會相互衝突,此乃為「全球在地化」精神之所在。過度追逐全球化發展,難免排擠掉地方文化和生活特色,甚至生物多樣性。

未來社會發展能夠建立於「在地認同與全球理解」的架構下,不管全球化帶來多大的挑戰,相信仍可於在地與全球之間找到連接與平衡,必能增進人類社會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