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我國,比利時家長有為子女選擇學校的自由

| 陳妙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比利時原本是以荷蘭語及法語為官方語言,自1963年加入德語後成為多語系國家。其義務教育是6歲至18歲,為12年,由6年制一次學校(小學)、6年制(部分7年)二次學校(中學)所構成。配合1988年憲法修訂國家所管轄的教育政策,是在上述3種言語共同體的架構下,分別獨立承擔各自的教育責任且是以地方為主的教育模式。

在亞洲國家中學生入學多數是以成績及考試作為遴選的依據,在激烈比較與競爭環境下,幾乎未能充分考量孩子的個性、自主性及適合性。反觀比利時入學考試僅侷限於特定大學的部分學科而已,其義務教育是以滿足學生期望為原則,且對於轉學就讀也非常容易。留級制度亦是比利時的教育特徵,此制度是由一次學校(小學)的1年級開始,未達成績基準學生不能晉級。若經班級內的助理教師輔導仍未達基準,則需留級或轉至教學較慢的學校就讀。賦予入學機會均等是比利時教育的原則,以學生的學習達成度作為下一階段教育及學校的選擇依據。普遍而言,孩子是與自己競爭,而不是與其他孩子的成績比較。二次學校(中學)是以孩子的適合性及自我理解程度為基礎,在協助孩子自主決定未來方向的思維下規劃入學架構,一般學生多以通學便利作為選校原則。

J君是由升學體系的2校及職業體系的1校作為志願,升學系的2校分別是私立嚴格的天主教系P校,及名為「皇家教育設施」的公立A校。雖然名為私立,但比利時所有的學校在100年前便開始施行免費教育。(在比利時小學至大學雖有公、私立學校之分,但因政府的教育補助,孩子就讀公、私立對家長的教育經費支出而言是無差異。)如選擇以傾向職業教學體系的S校,因需自15歲起便開始要進入實際職場實習,所以如果選擇此校,大部分學生考慮不進大學。P校在2011年度PISA的結果,其程度在比利時屬於上階等級,在歐洲屬優良成績的名門學校也是比利時多數學生夢寐以求想進入的學校。

體驗教育也是比利時教育特色,M君在5年級時因參加「農家一日完全體驗學習」,而決定將來以農業為志業。然而因德語共同體的二次學校並沒有農業的專門學校,便以寄宿模式進入法語共同體的學校就學。家長的價值觀亦常表現在學校選擇的參考上,K家長認為「大兒子熱愛讀書且充滿活力,因此選擇重視孩子自主性的P校;而老二因為人熱心,所以選擇進入公立的A校就讀。K家長認為,選讀P校嚴謹的教學方式對熱愛讀書的兒子,未來進入大學較能得心應手。因K家長評估A校是屬於快樂學習的類型,所以進入大學可能對於大兒子會比較辛苦」。

W家長則明確表達自己在孩子選校就讀時的心路歷程,「剛開始雖然希望孩子進入S校學習技能,但因其不良學生居多的傳聞,轉而選擇P校就讀。但考量孩子的適合性及興趣,W家長選擇待孩子渡過叛逆青春期個性較穩定後,便讓孩子轉學至S校就讀」。

一次學校(小學)的D校長,「現在於德國Aachen工業大學攻讀機械工程的兒子,先在P校學習3年奠定數學應有的基礎教育,剩餘3年便轉至S校充分學習機械概念。由於符合自我的興趣及了解自己的方向,最後也進入志願的理想大學就讀。而小女兒因從小就喜歡自然科學,因此先在P校學習語文,再視發展狀況來選擇下一階段的學習。」

在比利時任何二次學校(中學)的最初2年是協助孩子了解自己,及發現自我的專長所在。讓孩子面對未來學校選擇,能符合志向與個性。畢業於升學體系及職業體系的任何學校,皆具備參加大學的審定資格。在比利時或德國除了部分大學的特定學院是採入學考試或成績來遴選學生外,大部分的學生只要通過資格審定便能依希望進入理想的大學就讀。如D校長的孩子般,雖然是畢業於比利時的職業體系,但其後則進入德國一流的工業大學機械工程,這種學習過程在比利時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換言之,在比利時只要通過資格審定,任何孩子皆得依其志願進入希望的大學就讀。


參考資料來源:朝日新聞Global Press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