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樂上學去」談幼小銜接議題

| 彭佳宣

【文 / 編譯發展中心專案助理 彭佳宣】

每年九月開學之際,國小校園因一年級新生的加入,為學校灌注新的生命力,孩子、校長、老師和家長均顯得格外興奮與期待,常透過種種開學儀式歡迎慶祝。然而,幼兒從以增進生活能力取向為學習的機構(幼兒園)進入小學,由於情境及常規要求的轉變,常產生許多學習與生活適應上的問題。學界注意到此現象,提出「銜接」的概念,認為幼兒園和國小在教育觀點上要達成共識,在環境、制度、教學等面向要做好銜接工作,以期學生能順利進入小學學校生活(孫扶志,2003)。國內學者也投入研究,從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之教學銜接現況,發現幼小銜接上確實存有諸多問題有待重視及解決(盧美貴,1994;蔡春美,1993)。

「銜接」一詞或稱「轉銜」,英文有稱”articulation””transition””articulation”為連接、接合之意,”transition”則意味著過渡、過渡時期。「銜接」係指兒童成長發展過程中,從一個較基礎的學習場所轉到另一個較高層次的學習場所;有前後發展階段的銜接(transition),也有不同計畫方案與課程的銜接(articulation)(Spodek,1992;引自蔡春美,1993)。細究之,當我們對於「幼小銜接」的關注指向於幼兒園學習階段的孩子,在七歲入學制度進入國小展開下一階段的學習,他(們)在學習機構轉換過程中的學習與生活適應情形如何時,以”transition”稱之為適當。

「幼小銜接」議題為什麼需要被正視?除考慮兒童本身是否以達就學準備的程度(如:內在心理結構發展成熟與否、外在行為表現是否符合期待、面對新環境適應彈性等),幼兒園與國小兩個基於不同教育目的而設計的學習情境,兩者的組織文化、課程教學和教師角色都有明顯的差異存在。在機構(學校)方面,「學校」為小一新生在「上學」認知產生轉變時,第一個觸及的對象,學校空間配置如:學校環境設備、教室內器物及情境的布陳等等是否熟悉、組織文化可親近性與否,均可能影響學生的生活適應。在課程教學方面,學前教育重生活經驗與生活能力的獲得,而小學低年級為國民教育的最前端,知識汲取從「繪本」轉變為結構性學科知識的教科書本,也從口說、敘事型態轉變為講授、念讀為多。此外,教師角色功能上,由於幼師和小學老師來自兩個不同師資養成專業背景(Risaasen,1994,引自彭詩文,2012)。不同師資培育過程所受的訓練不同,教師對本身角色的認知與功能、教學信念與期待、教材使用形式與教學方法等也不盡相同,因此若小一老師能理解幼兒先前學習經驗背景,給予較多心理層面的輔導與適度協助,則較能助於孩童順利過渡。

Stephen等人於2003年進行的縱貫研究,發現幼稚園與小一教室生活情境與教育經驗的不連貫性,是兒童需要適應的部分。換言之,文化的轉變是幼兒進入小一適應困難的主因,包括了:教學活動、師生關係、教室生活例行事件、教室常規,和學校文化等。國內相關的研究以博碩士論文搜尋結果,多置焦於學校場域特別是課程與教學的探討上。研究採用的方法,大型問卷調查可助於獲得整體社群於議題上所顯現的概況與問題;若以社會文化觀點切入,得將主體所處文化情境納入考量,探究改變中的孩童與改變中的文化情境之間的互動過程,或從情境中人的立場出發去瞭解他們對銜接的觀點,因此透過質性訪談資料的研析,也是理解學童銜接適應困境的重要途徑。

然而相關研究中,針對家長觀點及親子於銜接過程的互動轉變歷程如何的研究則相對不多。家長(父母)的教養態度、看待學校規範或老師要求事項的觀點、對子女進入小學後抱持的期待等,皆於幼小轉銜過程中顯露在親子互動的轉變上(包括:親子互動的時間、內容與深度)。孩童的生活與家庭、學校相互關聯,增加家庭面向的研究是有意義的,除能整合教師、學生和家長乃至於社區或整個社群人士的觀點,理解轉銜差異與問題的全貌外,在教育實務上,能提供父母參考,提供小一新生子女必要的協助,減緩子女適應焦慮,更進一步能於轉銜歷程裡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另,教師也能因理解父母的想法與憂慮,與家庭間緊密聯繫,共同協助孩童渡過轉銜階段,讓「快樂上學去」不僅只是口號,更融入兒童的想望、教師和家長的期待而能落實。

【參考文獻】

孫扶志(2003)。幼小銜接中課程與教學的問題與因應策略效果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彭詩文(2012)。幼小銜接之研究_教學文化觀點。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盧美貴(1994)。開放教育本土實踐—臺北市幼稚園與國小一年級教學銜接研究。臺北市教育局。

蔡春美(1993)。幼稚園與國小銜接問題調查研究。臺北師院學報,666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