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素養:越頂尖越要不恥下問,不可以輸不起

| 黃馨瑩

【文、圖 /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專案助理 黃馨瑩】

一位愛上顯微鏡下世界的老師—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龐飛教授,在美國奮鬥9年多後,回臺為學術和教育打拼,從他的眼中看能力和素養會是什麼樣子呢?

「基本能力像是孩子從小到大,在家庭、學校養成的教育,包含:書寫、表達能力、自我照顧能力、團體生活等,這些在高中之前就應該建立好。而素養的部分,包含兩個:1.涵養: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有良好的道德規範,有自我責任感,避免過度隨性,對社會也要負起責任,對國家要有認同感,而不是像盤散沙,要有自我規範的能力。2.專業知識:像是學校培養的學科能力和專業素養。」龐教授如是說,也提到很多學生非常聰明,但團體作戰的能力較弱,目前正慢慢改善。龐教授也期許系上的學生畢業後,有擔任臨床獸醫師的基本能力,也認為有這些專業知識當基礎,才有能力去磨練和進化,以利投入其他相關領域,有擔任臨床獸醫師之外的發展。

而對於高中畢業生應具備的相關學科素養,龐教授有幾個期許:

1. 語文:英文要詞能達意,字彙量不用太多沒關係,也鼓勵學生語言要多元化,扎根本土,學習閩南語、客語,開拓英文之外的外國語言。強化語言就是強化資訊的吸收,可以提高競爭力。但國內的教育很重視考試而不是表達能力,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2. 數學:加、減、乘、除、心算要好,大部分的學生不需要用到太艱深的數學。

3. 科學:高中科學偏難,但不是所有學生都要會這麼艱深的知識,而是希望學生多去組織、應用。

4. 科技:多半學生已經會上網找資料、報告、討論,多數學生都報告的很好,但同學在台上報告時,台下學生多半在做自己的事,鼓勵台下學生聆聽別人的報告也多發問。

龐教授也發現許多學生讀書一流,但對自己缺乏信心,若老師問實務性的問題,學生頭都低低的,可能是怕說錯、被笑,但越是頂尖的人,越要謙虛、不恥下問,不要有輸不起的心態!大多學生都很認真,有充分的時間都會準備得很好,比較可惜的是臨機應變的能力較不足。龐教授也鼓勵學生服務人群,要永保熱情和熱心,投入職場時才不會變成制式化的上班、下班,衍生一些職涯問題;做人也要謙卑,要感恩、回饋那些曾幫助你的人,也鼓勵畢業生回饋母校幫忙帶領學弟妹,儘管資源不是很充分,但只要問題一次比一次少,一次次修正與進步,就是在穩定中往前走。

從顯微鏡下診斷細胞切片並不容易,就如同我們用心檢視教育,也還是很難檢視的很全面,但只要努力,細微的變化還是會被發現,這個世界還是會因為大家的努力而向上提升。

致謝:感謝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龐飛教授在百忙之中給予許多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