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靜、觀、復」之美 -教學中美感經驗的探索與課程建構-經典研討會(二)

| 鄭惠文

【文、圖/課程與教學組專案助理 鄭惠文】

本次經典研討會(2010/10/30)邀請臺灣師範大學林秀珍教授就《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對老子《道德經》此一書的闡釋,主要根據王邦雄老師的解讀及林秀珍教授本身的閱讀心得,進而對《道德經》進行詮釋。詮釋的面向可以分成:1.《道德經》本身的經文及其與美的關聯;2.課程與教學美感經驗的建構。由於老子本身很少談美,林秀珍教授主要是依據老子的觀念最後所展現出的生命之美,進行與美的連結。

根據老子對天道的體悟—美的形上根源:有無玄妙的天道思想,在第一章即有明確指出。老子的天道是「有」(讓天道成為萬物的生成之母)跟「無」(成為天地的根源),將天道分成了兩面的關係(書中第40章)。無不是什麼都沒有,是無而有,依照牟宗三老師對有無的看法,指的是:不滯於有、不死於無。有跟無的關係,即是玄(玄之又玄)。

然而,人道如何走向天道,應是回歸人的天真常德,意即當人可以體悟天道,就能理解人道的義理,也就能理解人生的道路,書中第51章:「道生之,德畜之」,指的是:每個人透過自我修養,以達到生活的美學,所以老子對人的基本假設是每個人天生本真,人的人性來自於天道。

老子《道德經》與美的關聯,可以就「空」來談,就牟宗三的分法,空即是作用層(how),作用層可以導引出實有層(what)。空是一種作用的原理,透過沖虛可深化實有層的美好。

美的境界,分成「生命之美」與「人文之美」兩部分,根基從生命之美而來(道生之、德畜之),透過「沖虛」的修行,達到如「嬰兒」般的天真無邪。所以,老子主張透過修養,讓我們重新達到「二度天真」,即是回歸純樸。

老子《道德經》在課程與教學美感經驗的建構運用方面,可以就美感經驗如何產生加以論述:1.教師本身是否有源頭活水(不滅的教學熱情),教師如果少了源頭活水,教學的熱忱便會逐年消逝。所以教師的內心是否有一源頭活水,讓他們克服外在的壓力,以笑傲江湖。所謂,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學生可以走自己的道,教師不用訂定一定的標準,學生則不用背負過多的負擔。2.沖虛的化解,運用至教學,有兩種作用:(1)化解的作用:讓我們思考在教學中是否有人為造作,所以依據老子的觀念,要化解教師對學生過度的期望,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去發展他自己的人生。因此,沖虛的化解可以讓學生活出自己的道路;(2)保存的作用:先沖虛之後才保存,保存沖虛後的天真常德。

    綜合上述,老子《道德經》運用至教學場域,最大的收益應該是「虛、靜、觀、復」。虛,是教師有沖虛的涵養,不會對學生有太多的人為造作;教師能虛就能靜;觀,是一種看,重點不在我們看到什麼,而在於我們用什麼眼光來看,應是去看到每一位學生的好,提供學生自我展現的空間,去欣賞學生的美,不帶任何有色眼光,讓學生能自覺自尊自重;復,回歸到天道,回到最純樸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