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習在教育上的意義

| 盧秋珍

【文、圖/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盧秋珍】

 

前波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注入表演藝術,與原有的視覺藝術與音樂統整為「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著重課程統整、協同教學等精神,卻因師資培育與進修規劃未能同步進行,致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面臨表演藝術師資不足,又由於非升學考科,導致教師配課、教學時數日趨減少等不合理現象,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但藝術在人類歷史悠遠流長,並且對於人格及智力的發展占有極重要的地位,絕不能忽視。

羅恩菲爾德(Viktor Lowenfeld(1)在透過兒童藝術討論藝術在教育上的涵意時,提出藝術教育對教育系統和社會的主要貢獻,在於強調個人和自我創造的潛能,尤其在藝術能和諧地統整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造過程中,變得更富於創造力,而不管這種創造力施用於何處。假如孩子長大了,由美感經驗獲得較高的創造力,並將之運用於生活與工作中,那麼藝術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就已經達成。因此,藝術教育重視的是創造過程對個人的影響,以及美感經驗給人的感受。此外,艾斯納主張在藝術教育中,當導致創作經驗的單獨元素變為一個整體時,統整作用便發生,被統整的單獨元素眾多,其中較為突出的經驗為感情、智慧、知覺、美感等經驗。因為兒童既不是在單一的領域裡成長,也不是身體的、感情的、社會的,或心靈的個別成長,過早的專門化,妨礙了兒童的統整成長,而使人成為「單一思考方式」的人(2)

藝術除了有統整的特性外,藝術活動不只是休閒或怡情的活動,而是具有智慧的特性。以往藝術教育錯誤觀點是將藝術視為感情發洩的途徑而已。艾斯納認為藝術活動是一種智慧,需透過學習來達成。藝術家是思想家,深刻感受其思想、意象與感情,並將之轉化為公眾的形式。智慧是人們處理問題情境之方式,用在藝術活動,例如兒童之繪畫或雕塑是在處理一個問題,一種尋找方法並運用材料以轉化思想、意象或情感的問題,這種處理品質的視覺化、處理形式與內容的作用,色彩、線條、與形狀之控制與創作問題,艾斯納稱為「品質的智慧」(qualitative intelligence)。總之,不能忽略藝術的智慧特性,且必須透過藝術學習以發展品質的智慧之能力。而Efland(2001)(3)提出智力的提升三層面,包括:符號創造與處理的作用、社會文化的實踐以及經個人經驗所建構的意義,而透過藝術的學習,可以培養想像、創造與思考的能力,因此可涵蓋前述提升智力的三個層面。

以美國近期啟動的「轉機藝術」(Turnaround Arts(4)計畫而言,該計畫透過藝術教育幫助表現落後的學校,並於200115月提出研究報告 (Reinvesting in Arts Education: Winning Americas Future Through Creative Schools)。歷經一年半的研究,結果顯示透過藝術教育策略的介入,藝術學習對於學生的學術表現與創造力,以及學校的整體學習成就表現,有顯著成效。對於國家的未來而言也有所助益,乃因全球化經濟的競爭環境,企業領導者愈來愈看重員工的創造、合作及革新能力,因此今日對於學子在藝術學習的投資,將反應在明日就業競爭力。藝術教育的價值以往只被局視於幫助學生發聲、發掘天份等,但美國看到的是藝術教育在整體學校教育的意義,是面對挑戰、處理難題的有效工具之一,猶如研究報告中所比喻的「不只是盛開的花朵,亦是施力的板手」(It is not a flower, but a wrench.

【註解】

1:王德育(1991)。創造與心智的成長-透過藝術談兒童教育(原作者:Viktor Lowenfeld)。 臺北市:文泉。

2:劉豐榮(1989)。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水牛。

3Efland2001.Art cognition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ng the visual arts in general education.

4:「轉機藝術」(Turnaround Arts)計畫由美國 the President’s Committee on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PCAH)提出,相關資料請參閱http://www.pcah.g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