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日本教育研究資料庫

|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日本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自2012120日起提供網路登錄便能免費使用「教育研究情報資料庫」,其內容涵蓋各年度「日本全國小中學校研究紀要(學童指導案)」、「教育學相關之博、碩士論文」等資料。此外日本教育界為確切落實學校及學生學習現場的教育目的,於1976年成立「日本標準教育研究所」,研究如何給予學生學習課題、提供教育出版品及教材來增進其學習能力。同時也規劃為教育資料庫供各界免費運用。因此若能相互運用上述單位的資料庫內容,便能了解日本的教育方向。

其中「日本標準教育研究所」為確實達成上述之目的,乃特別設置以學校教師為中心的「各地教育研究會情報」、「小學校教師的意識調查等」等資料庫。而有關學習能力則有「教育論壇」、「教育研討會」等討論內容的資料庫。同時更連接至「全國小學校」、「全國中學校」、「全國教育委員會」、「全國各地學力調查實施結果」等網路,形成一個可提供諮詢的教育平台。而將其營運內容區分為:

1. 增進保健醫療及社會福祉之活動。

2. 推展社會教育之活動。

3. 提振學術、文化、藝術及體育之活動。

4. 維護區域安全之活動。

5. 發展資訊化社會之活動。

6. 尋求孩子健全育成之活動。

因此其具體功能內容有:

1. 培育孩子具備學習能力內容及其分析之相關功能。

2. 擁有基礎、基本之學習能力,進而開發伸有助於思考力、判斷力及創造力之教材、教具圖書等相關功能。

3. 藉由學習診斷調查之開發、施行及結果分析來達到學習保障支援功能。

4. 特殊教育之支援功能。

5. 教育演講會、教職員研習會之施行,收集優秀之指導實踐教案,配合獎勵支援教職員在職研習之活動。

6. 持續掌握生活環境之實態與學習能力提升之關聯性,藉由生活環境改善之建言來支撐孩子學習能力及學習意願之提升。

7. 由保障孩子學習能力的立場,明確規範家庭及家人的責任,進而達成家庭學習作業及育兒之支援。

8. 依據地方之特性開發學習程序,並積極支援區域教育之形成。

而隨著2002年度的小學校學習指導要領全面修訂,學習能力之評鑑方式也由以往的相對評鑑,改變為以教育目標為準據的絕對評鑑,亦稱為新絕對評鑑。此外對於教學指導要領也調整為符合時代需求的方向推動,因此明確訂定各教科的達成目標。同時也以身為國民所應具備的必要學習內容及中央教育審議會所賦予的課題為教育之素材。期望在此一教育環境中,能創造以豐盛的生活環境及和平富裕的未來社會,給予所有的孩子能擁有基礎的、基本的學習能力內容。同時更因應孩子的成長階段,適切的建立明確的學習架構及方向。

特別是在新絕對評鑑之下,讓作為義務教育段階的學校教育現場,培育孩子具備基礎的、基本的學習能力成為學校教育的目標。因此首先由教學大綱開始著手,繼而尋求得以實踐的指導計畫。而評鑑本身也非僅是結果的評鑑而已,更應鑑定其學習過程,再適度的調整指導方式是重要的課題。而在此過程中,更必須以多樣形態的評鑑方法、持續性評鑑結果的累積方式給予正確的分析、確切的修正。同時也必須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日常記錄孩子學習的絆腳石(障礙)及學習能力狀況製成有系統教育資料。而此一資訊的教育資料並非僅是單一教師所保有,是應將其轉化為全學年或全校的共有資訊,並進而形成整體的、持續的教育指導體系的教育資料庫。

同時學校是配合家庭及區域社會的存在而開設的機構,因此有關學習能力狀況應對孩子及家長有明確的說明,但非僅是向上提升的結果責任而已,是必須藉由教育資料庫之內容與學校評議員制度之導入,尋求對區域社會公開指導提出實施狀況之計畫。

面對未來的教育潮流,「日本標準教育研究所」教育資料庫之功能具必須整合先前的教育推展模式,並讓正確的教育理念與現實的學習環境達到一致。特別面對教育環境及教育需求的變化,培育孩子具備創造開朗、和平的未來社會的素質,在當下的教育行政體制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其幾乎已發揮至滿意的狀況。因此持續讓學校成為義務教育階段主體之際,也應讓學校以外的團體、非營利目的之法人團體參與,對學校教育及教職員、對家庭學習等提供支援。「日本標準教育研究所」依據教育資料庫之內容資料擬定教育目標所進行的學力鑑定是以下列之觀點,來實現全體孩子皆能保障具備基礎的及基本的學習能力,並進而達到教育貢獻之目的。

1. 學校作為集團教育之核心,結合家庭、區域社會的資源來達到具備學習能力之保障。

2. 屏除藉由競争來提升學習能力的教育模式,而應以尊重孩子的基本人權,在「更容易理解的學習環境」來達成重視學習能力保障之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