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終身學習觀點談人才培育

| 彭致翎

【文/編譯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彭致翎】

全球化潮流促使知識傳播分享更為普及、多元、國際化,透過知識網絡流動、傳遞轉化、加值創發進而產生變革,國家經濟成長的推助力及掌握競爭優勢的關鍵,取決於知識、專利及技術等無形的資產、創造靈活運用與實踐知識的能力,人們學習如何學習的需求亦隨之提升。另一方面,終身學習的思潮,改變也豐富了學習的多元樣貌,傳統個人生涯發展依循「教育-全時工作-退休後再休閒」片段分離線性發展的模式,隨著社會快速變遷,資訊科技的推波助瀾,以及人口高齡化等影響,有效的學習已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教育、工作與休閒之整合,且適切輪替於個人生涯發展歷程中,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一、人才培育是多方的責任

近年我國高等教育大幅擴充,雖提高人們就學的機會,然亦面臨諸多問題,像是壓縮教育資源適切分配影響師生學習素質、大學未能建立特色、產學供需失衡、人才高階低用、國際競爭力不足等困境,其中產學與人才供需落差,涉連國家經濟產值與競爭力,備受各界高度關注。而其落差不外乎呈現在制度、能力及態度等層面,學校與職場間存有制度環境、組織目標、文化氛圍等不同屬性之差異;就業能力除了各領域專業知識技能外,尚包含理解溝通、邏輯思考、語文表達、解決問題等能力;以及敬業負責、熱忱學習、正向積極的態度等。此外,產業界亦多半有將人才培育視為政府和學校責任的迷思。

二、持續學習縮短學用落差

依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於2011年針對臺灣重點產業未來3年人才供需調查推估顯示,各產業專業人才需求多非數量的問題,而係人才質性需求缺口。易言之,提升專業人才的能力,方為符合產業需求的關鍵。美國華頓商學院教授Peter Cappelli亦指出,企業招募徵才對短期成本的重視,遠超過於組織人力資源整體的考量,以低薪欲雇用優秀人才的不切實際,加諸只想招募立即可用的人力而無培育人才的迷思,導致更多的人力供需失衡、學用落差問題與不斷的惡性循環。他從人力資本開發的觀點,認為要突破產學落差供需、技能錯置、人才職缺無法媒合、高失業率的困境,關鍵在於妥善解決職訓落差的問題。專業技能需要持續從工作中學習,企業對人才培育應負有更多的責任,透過產學合作,支援學生修選符合業界需要的課程,並且主動投入教育訓練與在職培訓,像是學徒制度(apprenticeship),培養現有或是未來的新進員工,增進職能與跨領域專業技能,縮短學用落差,促使產業不斷升級成長發展。

三、透過合作創造多贏格局

人力資源之素質,攸關經濟成長與發展,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競爭力之下,創新發明循環週期非常快速,政府、學校、企業、非營利組織、教育機構團體,以及學習者間,應有更多的對話與合作,創造多元產學策略聯盟訓練與實習的機會,藉由理論實務結合,提升個人與組織工作知識、態度與技能成長,使學校教育、勞資、社會等多方受惠,創造多贏格局。

四、採認多元學習成就,讓學習成為永續

政府政策要能與時俱進。終身學習重視多元彈性的評量,強調經由各種管道的學習均有其獨特的價值及功能,學習既非僅侷限於正規教育,學校之外更廣泛的學習均應予肯定重視,並採認學習的成就,讓真正的能力展現等同於文憑的價值。強化終身學習,應破除正規教育與非正規學習之間的藩籬,建立正規與非正規教育學習之等價銜接轉換機制,具有彈性、穿透力的學習系統,透過學習路徑多元化與多樣化,使不同型態的教育學習,結合成一個周密連結的有機體系,讓學習者可以在不同教育系統,諸如正規與非正規教育、職涯進修、自我學習與彈性學習間,更自由的轉銜、積累與流動,使學習成為個人、組織與社會永續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