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落實:談可汗學院的線上練習題系統

| 朱安強

【文/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朱安強】 

  一年多前我聽聞「可汗學院」消息時,覺得這是個線上數學練習題並配合大量的影音講解的網站,只是在教學簡單的中小學數學,但其後才發現可汗其實是個有毅力的人。去年8月,從六十石山觀賞完金針花正返回臺北時,翻起《可汗學院的教育奇蹟》一書,深被其理念所感動,我才知這不單是一個練習題網站,在可汗的深思與規劃下,這是個讓諸多教育理論得以落實的場所。在這一年耗費至少 300 小時以上的時間來研究可汗學院的數學練習題、程式模擬、影片教學後,更把他實際用在教學現場上。在親身使用後,佩服 Khan 的遠見與實作能力。

  Khan 的甥女說著:「她比較喜歡 YouTube 上的他,更勝過他本人。」透過 YouTube影片得以反覆觀看,隨著使用者的步調學習。這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與個人化的學習步調的優點,引發2012Coursera, Edx, Udacity 的成立,讓這年成為MOOCs元年。MOOCs的優點已受到相當多的論述與重視,我不在此文論述。此文想談的是大多數人比較少有機會深入了解的Khan 練習題系統。

  可汗學院會吸引教師推廣的一點是他有完整的教練功能,讓老師了解學生情況,我今年在某私立大學會計系,使用可汗學院進行微積分教學,學生的反應相當好,覺得這網站幫他們釐清很多概念。在此我摘要幾點Khan學習平台的特色。

一、完整學習記錄:讓教師掌握學生的練習時間、答題點數、獲得徽章數、學會技能與陷入掙扎的技能。

二、記錄單題的思路歷程:每一題思考多久,曾經寫過的答案、看了多少提示都會有完整的記錄。

三、「因材施教」的練習模式:每個學生該做多少練習,不該有統一的標準。做練習題的數量取決於學生是否能「精熟概念」。可汗採用「連對五題」才算完成初步練習,若對四題錯一題表示某些概念仍不清楚,或思考不夠細心。在這架構下,要達到連對五題的程度,其實已兼具概念層次的理解與計算的細心與熟練的訓練。

四、同個概念多種題型:在數學的教學與學習上最大的盲點,就是學生可能當下模仿教師的計算操作過程,但其實並不了解這些操作的意思。對於這一點,可汗學院的題庫設計,就會在一個概念混合多種題型出現。以多種角度來切入一個問題,來檢測學生是否真正懂概念而不單只是懂操作。

五、長期記憶的強化:可汗的練習題,共有四個等級。初次連續答對五題後,會顯示已練習,需要至少隔16小時之後,才能進入Master挑戰,此時系統會從已經做過的單元挑選一題來檢測,若學生答對才得以進級,若答錯則級數會降低,透過間隔時間的學習方式讓學習比較得以進入長期記憶。

六、引導式的自學系統:每題練習題附有階段式提示的文字詳解、亦有相關概念的影音的解說,有助於學生答錯之時,把相關概念想清楚。若無法看懂影片解說,亦附有討論區,學生可透過討論串中發現他人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其他人的問題。網路的機制讓學生比較樂意發言,可汗學院目前多數影片後面都有數十個的討論串,有些討論串甚至達一百多個回應。

  可汗學院的標語為「Learn almost anything. Completely free, forever.」可汗學院以數學為開始,但目前擴展到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歷史、音樂等科目。更值得一提的是可汗學院的線上程式訓練課程,這套程式設計平台採用 javascript 為主,可汗學院建置一個環境,讓程式可即時圖像式的呈現動態結果,也讓程式結果方便方享交流,我想這將是程式學習的另一場革命。